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老年戒之在得
柏 庙
咱们来个约定
送友人
沿海之旅
尝新
正号与负号
qhq2c45
qhq323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年戒之在得

程勉学

老年戒之在得,这是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的道理。比如东北王张作霖,出身土匪,当年在北平还绞杀了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可他老年戒之在得,在爱国不当汉奸上做得极好,而被人们尊为“张大帅”。

想当初,日本人打主意最早的莫过于张作霖,最具喜剧色彩的也是张作霖。据有关记载称,一位日本名流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大老粗一个,便设宴力请“大帅”赐字,企图拿这一杀威棒逼他降服。谁知张早已成竹在胸,他巨笔一挥便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虎”字,然后署名落款:“张作霖手黑”。见状,那个东洋名流得意扬扬地大笑道:大帅啊,应是“手墨”,而不是“手黑”!可张作霖把眼一瞪骂道:妈了个巴子的!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你懂个屁!在场的日本人顿时窘态百出,而中国人却畅快地开怀大笑起来!

又据帅府电报处处长周大文回忆说,1928年5月17日,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求见张作霖,张不仅断然拒绝,并对其大嚷道:日本人不讲情义,乘机要挟,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贼,叫后代子孙也跟着挨骂!尽管如此,芳泽谦吉并不死心,此后他仍常来纠缠张作霖,以各种优厚条件诱逼他在“日张密约”上签字。对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张作霖非常气愤,拒不在芳泽谦吉送来的文件上签字。

也许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老年就是这书的封底。一本书读完了,又何必去在乎它的封底呢?这话乍听似乎也有些道理,但细品起来就大谬不然了。中国人,尤其是有些影响的中国人,人们评价他的时候,常常只看他的晚节。比如我们评价袁世凯,就只记住了他倒行逆施,投靠日本当了83天的儿皇帝,至于他在其他方面的种种长处或缺点就无暇顾及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常常被定格在大是大非的关键问题上,这一定格或造型将永远不会改变。比如世人皆知的汪精卫,他1901年以广州府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中秀才,1905年由孙中山介绍加入同盟会,1910年策划刺杀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在狱中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决心以死报国,一时为人传诵……并曾先后历职同盟会评议部议长、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等要职。然而以上这些却很少被人知晓,人们只记得他晚节不保沦为汉奸,只记得《汪逆跪像》及《汪逆夫妇跪像志碑》:“相彼夫妇,汉奸之尤,民众公敌,举国同仇。男名精卫,汪家败类,妇名璧君,陈家妖魅。认贼作父,卖身倭奴,斫石肖像,跪诸道途。人人唾骂,万类见羞,臭闻当世,污流千秋。”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袁、汪都不应该迈出那可耻的一步,他们为什么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生有大是大非,爱国不爱国就是大是大非,袁、汪在这大是大非面前动摇了糊涂了;做人有做人的底线,不当汉奸就是一条底线,谁当了就要留下千古骂名,而袁、汪没能守住这条底线。

孔子说,老年戒之在得。得什么?无非是权、名、利和钱,这些东西诱惑力太大了。回溯历朝历代明争暗斗,整天打打杀杀,不就为一个“权”吗?有了权也就有了名利和钱。正如有些人说的那样:宁可少活10年,不可一日无权。为了权和钱,便有人敢于赴汤蹈火,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哪里知道,在这人世上还有比权和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生的大是大非,就是做人的底线,就是要保持晚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