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改革要触及“吃财政饭闲人”的饭碗
当官即不许发财
教育不能沾上铜臭
“人民战争”能止息
“PS敲诈”吗?
恋爱登记制
排斥外来务工者
缘于自私与冷漠
财政“帮穷不帮懒”的三重意味
让心灵“富裕”起来
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心灵“富裕”起来

继去年“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后,浙江大学丹青学园再次惊艳:“我做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我做白富美,白在品行,富在内涵,美在心灵。”小小横幅释放出的正能量,令无数网友为之感动。

教育,就该让学子的心灵和精神发展也达到富裕状态,始终以阳光豁达、朝气蓬勃的形象,为社会、他人带来信心和快乐。所以,浙大提出的“白富美”新解,不仅是一种教育创造,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灵魂提升和道德引导。这种指引持续时日,能给师生们带来更多心灵的安静、灵魂的博雅,进而让校园文化充满雅致的精神格调,这才是大学的“大”的意义所在。

“让心灵‘富裕’起来”并不易做到。上学的时候,需要考高分、上重点,走上社会后需要拼命赚钱、买房养家。一些“心灵贫民”、“心理乞丐”便在重物质、轻心灵的氛围中出现,有的孩子情感冷漠、偏执狭隘,有的因为一点挫折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因此,希望家庭和学校教育在给孩子功利要求的同时,也能促动一些“心理拔节”,通过必要的课程培训和言传身教,让其懂得“心灵富裕”的重要性。刘克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