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 上一版3  4下一版
侯寨乡:和谐征迁服务民生
雁鸣湖镇:给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雁鸣湖镇:给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雁鸣湖新市镇整体效果图
雁鸣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图

中牟县

雁鸣湖镇

简介

雁鸣湖镇北依黄河,西距郑州30公里,东距开封27公里,南距连霍高速公路5公里,距郑开大道9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镇域面积95.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因其位于中牟县“两轴双翼一核心” 的“北翼”,是中牟县的品牌镇,区位、产业优势明显。水产养殖发展迅速,黄河鲤鱼、大闸蟹、甲鱼等水产品闻名中原,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效应。辖区内有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生态环境优美,农产水产丰富,田园风光秀美。

“四个到位”保障落实

雁鸣湖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到位”,保障工作落实:成立机构,组织领导到位。成立雁鸣湖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规定时间节点。加强宣传,落实政策到位。通过宣传车、宣传页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争取群众支持;严格执行上级拆迁补偿政策,做到据实补偿,杜绝应补不补、多占少补或少占多补。实行日报,督促检查到位。实行早安排、晚汇报制度,分析研究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工程监管和干部的监督,坚决防止“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坚决防止因工程问题和干部问题,出现群众不满意和集体上访。加强协调,工作配合到位。积极搞好与上级部门、各行政村和施工方的协调,创造优良施工环境,推进工作落实。

“三化”协调科学规划

高效率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市镇建设的重中之重。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三化”协调,按照“有效提升发展空间、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改善环境面貌”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通过合村并镇、合村并点两种模式,将全镇19个行政村规划设计为一个中心镇区和朱固、太平庄、万庄三个中心社区,并全面实现镇域社区规划编制工作。

2012年全镇共拆迁房屋294户,镇直单位7个,拆迁面积约16.98万平方米,被拆迁群众进行了妥善安置,实现了快速、平安、和谐拆迁。按照“六通十有两集中”的社区建设目标,雁鸣湖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高效向前推进。截至2012年底,全镇共投资1.2亿元,完成了中心镇区13栋安置房建设,安置面积10.5万平方米,年度目标完成率118.2%。

高标准推进交通路网建设工作。雁鸣湖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高标准推进交通路网建设工作。全镇2012年共开工建设10条道路,年度总投资4.65亿元,其中6月开工建设的雁鸣大道、社区道路、环湖路等3条道路定于2013年5月建成完工,农业公园内7条观光道路已全部建设完工,道路修建年度目标完成率100%,完成总投资额的72.3%。2013年计划新修高标准交通路网6.5公里。

高质量完成生态廊道建设工作。2012年雁鸣湖镇统筹谋划,全力做好廊道建设攻坚战。廊道绿化拆迁共涉及189户,拆迁面积7.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年度目标完成率100%;绿化成活率99.6%,年度目标完成率156%。

高效能实施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雁鸣湖镇坚持走“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度假农业为主的现代化农业转型,规划建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新市镇农民创业园,共安排就业岗位1856个,吸纳农民工2200余人;政府投资158.4万元集中为就业人员办理医保、社保,年度目标完成率100%。

高定位开展现代水城建设工作。围绕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建设,雁鸣湖镇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集中打造丁村沟、运粮河,连通雁鸣湖与运粮河,努力构建集灌溉、绿化、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镇生态水系。

新型社区

越来越美

雁鸣湖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服务群众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听民声、办实事”活动,带领群众代表实地考察新乡平原新城等新型城镇示范区,让群众切身体会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美好生活。按照规划,雁鸣湖镇新型社区建设采取先安置后拆迁,切实为群众生活着想,解除了群众心中的疑虑,使全镇干部群众对新市镇建设工作高度支持,对“建设农村社区,过城里人生活”充满信心、满怀期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