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载
《我去!东南亚》
镢张与丞相
邮票的称谓
文翰书法
乘坐美联航
官腔、八股及其他
樱桃 樱桃
朋友(油画) 萨姆索诺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载
连 载

以往探险,都将自己的存折、证件等重要东西,放在一起,并写好密码,以防意外,这一次却信心百倍,一副手到擒来、志在必得的架势。骄兵必败,这次恐怕要吃大亏了。

听说东升、辉哥等临行前都留下了遗嘱,对身后的财产进行了安排。当然,人家都是大老板,腰缠亿贯。可是,我虽然没有多少钱财,可也有话对亲人说啊……

偏偏又有小便的感觉,外面呼啸的风,卷着碎雪,从小透气孔钻进帐篷。

没有勇气拉开睡袋,更没有勇气爬出帐篷。

不知纠结了多久,没起来,也没睡着。

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这样,在朦朦胧胧的时候,风在黎明到来的时候停了。

终于熬到天亮,吃力地爬起,脑袋一碰帐篷,掉下凉森森的霜,帐篷里挂的霜像松花江的雾凇。那都是我呼出的热气,凝结上去的。啊,我仿佛在霜雪窟窿里蜷缩的老鼠。还是别叫自己老鼠,那多不可爱,要叫就叫米老鼠吧。

拉开帐篷,凝视着外面,天地浑然一色。乱石沟看不到乱石,沟壑都被风雪填平,五颜六色的帐篷清一色地白了。大地好干净。

我深深地吸一口来自周围雪的世界的甘凉气息,随着早晨的降临,风雪的停歇,空气中的含氧量在悄悄地递增,太阳也肯定在地平线下酝酿出场,世界又复活了,我的心情也从高反的恐怖中一点点摆脱。

已经有人起床。

三毛从帐篷探出头,瞧瞧我,笑道:“还活着!”

早晨真的不想吃东西,可想到才走出两天,还不知道前面还怎样险象环生呢,怎么也不能让身体拖住后腿,不光自己玩不好,也会拖累团队的,为尽快适应高原,把高反症状降到最低,不吃饭怎么行?探险先得本身硬么!

左顾右盼,看到向导车做的白米粥,有点食欲。

人在那种特殊环境下,没有什么谦让顾虑和理由,本能的需要是唯一的取舍砝码。

我连征求人家意见的程序都没走,拿着自己的饭盒,与李医生打声招呼,就不客气地到他们的锅里盛了一碗粥,连汤带水地喝下去,顿时胃变暖了,浑身舒服多了。

回到车上,又及时服用了两粒高原康,许是从来不用药的缘故,竟然很快地恢复了元气。

收拾帐篷,折叠好,放进袋,长出一口气。

苏东上车时,拿着几个帐钉递给我,道:“再搭两次帐篷,你的帐钉就丢光了。”

我苦笑一下,他哪里知道昨夜的煎熬,我以为险些丢掉的是命呢。

袒胸赤膊狼牙山

10月19日一早起来,队友们爬到山顶拍日出,天太蓝了,没有云朵,这样画面就不那么丰富,可大家仍然兴致不减。

11点准时出发。今天的目标是鲸鱼湖。

天气晴好,蓝天上渐渐堆积了大团大团的白云,为远近的山峦戴上围巾衣帽,美不胜收。特别是到了一处叫作狼牙山的奇异山脉,大概是那山形、岩石都像一簇簇锋利的狼牙吧,所以才落得此名。这片古老的石灰岩山体,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溶化分解,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状:石峰如林,崖壁奇峭,谷壑幽深,有的地方冰川悬挂,有的像拔地而起直插云天的擎天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世所罕见。

鲍刚说,这是一片世界海拔最高的喀斯特地貌,面积约l万平方公里,海拔均在四五千米以上。与其他地方的这种地貌不同的是,这里的岩溶地貌与冰川地貌相互交融,有的局部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形成了非常特独特的景观,山里有许多溶洞,人若掉进去就会无影无踪。

队友嚷道:这辈子若没到这里来,真是白活了。

东升说,若允许的话,我非得在这里盖个宾馆,宾馆里各种设备齐全,还要有医生,专门治疗高原反应。让它成为喜欢高原探险的驴友们的驿站,住的安全舒适,看的是最好的风景,那多好啊!

真不愧是老板,在这样的无人区,还能想到经营呢。

苏东一高兴就唱歌,这时对着手台,唱起俄罗斯歌曲《三套车》,唱得有滋有味,

冰雪遮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叫你这样的伤心,问他的是那乘车的人……

海拔4800多米,他的气跟不上了。

尾车的东升就拿着手台应和,“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它跟我走遍天涯,可恨那财主要把他买了去,今后苦难在等着他……”很陶醉。优美的歌伴着优美的景,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三毛说,不错,想想咱们家乡长春的海拔才250多米,我们现在行进在5000多米的高度,站在家乡望我们,不就是在天上吗?我们过着天堂一样的日子呢。

“打住,快停车,不能不拍照了。”“真他妈的太美啦!”苏东太高兴时,非得用点特别的语言,才觉得够劲。

8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