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奶奶孙女谁让谁坐”不是一道选择题
“求人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管住公款消费
扶正餐饮风气
“裸女敬礼”折射抗战剧技穷
温州行人闯红灯将被罚款5元
唐僧是怎么变成
“唐僧肉”的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
在于严格执法
“改文风”要害在于修政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奶奶孙女谁让谁坐”不是一道选择题

公交车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背着孩子的书包,双手吃力地握着扶手,七八岁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9日,27岁的市民严小姐乘坐716公交车时拍下了这一幕场景,经同事萧仕将图片上传微博后引发网友热议。(4月10日《长江日报》)

这一幕的确是个值得争议的话题。到底谁该坐、谁不该坐?不妨作一下推测。让孙女坐,有人批评奶奶溺爱孙女、孙女自私;让奶奶坐,有人可能批评奶奶倚老卖老,不关爱孙女;一起坐却坐不下,如果奶奶坐着抱起孙女,同样会有人批评奶奶溺爱孙女。这使笔者想起“父子骑驴”的故事,二者有些相似,不论奶奶和孙女谁坐,都有人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批评或质疑。看来,到底谁该坐、谁不该坐,这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但笔者认为,如果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其实犯了一种思维定势错误。事实上,公交车上不止一个座位,到底谁该让座的批评和质疑不应局限于只有一个座位,也不应纠结于祖孙俩到底谁该让座,把祖孙俩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宁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导致这一老一小突然承担太多的舆论压力,而应该批评和指责车上那些不给奶奶让座的人。如果这些人主动把座位让给祖孙俩,又何来祖孙俩到底谁该坐的讨论呢?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把这个问题孤立化、尖锐化,人为做出一道选择题,让大家来选。就像女友考男友出的那道令人纠结的选题一样:媳妇和妈妈同时落水先救谁,原本就是一种“逻辑陷阱”,不论怎么选,都不是无可挑剔的答案,都会被人抓住漏洞或把柄。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讨论可以休矣。同时,以后遇到这类问题,请别急着跳进这种“逻辑陷阱”,这样的讨论没有实际意义。

退一步说,即使这个问题可以讨论,但它有特殊性,不可脱离人之常情和当时的环境。作为奶奶而言,心疼孙女是发自其内心的情感需要,即使自己有个三长两短,也无怨无悔。再说,公交车上非常拥挤,小孩子夹在人挤人的人群中间,探不出头来,受到伤害都无法察觉。奶奶也不会忍心孙女挤在人群中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无法向儿子和媳妇交代。对于孙女而言,她习惯了被奶奶疼爱,而且,作为未成年人,她必须听监护人的,上学途中要听奶奶的,她没有选择的权利。

王 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