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聂春洁通讯员陶荣
今年61岁的郑海宁家住河医南社区,虽然退休仅一年,但他已经在社区内组织起老年健身队、读书队,目前正在筹划成立一支老年防暴队。每天早晨,在郑海宁的带领下,辖区老人一起读报、读书、健身,辩论起来热火朝天,相处得则是乐融融。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郑海宁老人,身材健硕,精神抖擞,完全没有一点刚退休的萎靡之态。“别看郑老师已经61岁了,邻居、孤寡老人家里遇到事,都喜欢向他求助。”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次住他楼上的孤寡老太太夜里发病,半夜给他打电话,郑老师不但叫来了医护人员,还帮忙把担架从五楼抬下来,医护人员都很惊讶。”
郑海宁年轻时当过特种兵,一些本领至今未忘。“年轻时在部队经历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还学会了格斗、擒拿等技艺,我想着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所以这些年即使转业了,也没敢放下,得空我就锻炼。”郑海宁告诉记者,社区院里有健身器材,那种转圈的器械他一转就是两三个小时,经常吸引很多居民围观,很多人赞叹之余,就开始跟着他健身。去年退休后,郑海宁便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健身队,把锻炼时间固定下来。
郑海宁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熟练背诵《唐诗三百首》。“应该说,我最喜欢背《唐诗三百首》,只要我喜欢的诗词,我都爱背下来,不为别的,就为锻炼记忆力。”郑海宁说,人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会退化,只有坚持学习才能预防。
最近,郑海宁又向社区申请,要成立一支老年防暴队。“成员就是参加健身队的老人,身体锻炼好了,得派点用场啊,夜间在社区巡逻,给大家保平安。”郑海宁说,“人老了不等于没用处,我就是想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们这些老年人,一样可以给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