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国年 中原梦 郑州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活力之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活力之源
走低碳发展路线的滨海新区,是一座活力四射的绿色生态城。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东疆保税区,将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滨海新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的重要标志区。
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不但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天津地标性建筑。
韩国三星在滨海新区涉及电子、通信等多个产业领域,图为三星电子的生产车间。
天津一汽丰田作为滨海新区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达42万辆。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成燕 刘招 文/图

核心提示

地球是不平的,有许多隆起点。新的产业和创新型企业不断在这些隆起点上聚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迅速崛起。身为我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中国北方扬帆世界的启航地,滨海新区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推动着这片沃土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担纲起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

在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郑扬帆启航之际,4月10日至12日,记者赴津凭海临风,感受第三极的强劲脉动,探寻其活力之源。

天津

滨海新区

A

特殊的历史使命

春日的渤海湾深处,一条长达153公里的海岸线上,世界第四大港天津港横亘于此。天津港与中国北方最大的货运枢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海天拥抱”,使这里与世界同步。

蔚蓝色的港湾内,知名石化项目基地集中规划,港口集装箱云集,海路道路网四通八达……在这里,你可以真实感受到滨海新区的激情与活力。

然而,在老天津人的沧桑记忆里,曾经的滨海,到处是盐碱滩、芦苇荡。

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天津时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他还欣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春暖花开时节,穿行于天津经开区宽阔的大街,记者看到这行遒劲有力的题词被镌刻在路边石碑上,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1993年,天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借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路子,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天津滨海新区。这就是滨海新区的初步概念。

1994年,天津市开始实施“工业东移”战略,正式开启建设滨海新区的历史性征程。

经过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实践,天津滨海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长,为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是滨海新区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以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标志,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新区作出功能定位:努力建成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B

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如果把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特区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等称为“老试验区”的话,那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因为其改革内容已不再是单项经济体制改革,而是需要统筹兼顾和涉及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要在继承深圳特区、浦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新区特色的发展经验,开创我国区域科学发展的实践道路。

改革从土地开发、金融体制等一系列突破中扬帆启航。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其中约有1200平方公里属于盐碱荒地,包括盐碱滩涂和低产农田。规划利用好这1200平方公里的荒地是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最重要的途径。

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处在亦喜亦忧的两难境地。喜在新区尚有大片的荒地可供利用;忧在这部分荒地大部分规划为农田,虽高度盐碱化不适合耕作,但如果将其改变为工业用地,在法律上难以突破。

为了破解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制约的难题。滨海新区从2005年开始,通过对农民宅基地的整理改造,对现有农村用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说,农民宅基地的整理改造以不触及农民耕地为前提,通过对农民宅基地的集中整理与开发,为滨海新区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宝贵空间。

天津滨海新区财政局副局长殷强介绍说,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滨海新区努力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基金中心、金融外包与后台服务中心、外汇体制创新与离岸金融中心,目前正在加快于家堡金融区开发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C

新老城区的“双城齐飞”

4月11日下午,在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其办公室主任武晓庆向记者详细阐述了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

在天津整体发展规划中,做出了“双城齐飞”的城市发展尝试,将滨海新区发展成为与中心城区类同的区域,共同成为天津的两个经济、文化、生活核心。因此,滨海新区从规划之初就考虑到如何导入中心城区文化内涵,并将完善滨海新区的城市功能作为“双城齐飞”的重要一步。

随着“双核”的不断协调发展,其各自功能定位也日益显现,中心城区主要着力于发展适合于都市的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工业,加快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旅游、信息与科技服务、创意等产业,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形成了中心城区服务业新亮点。

在“一核(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北港区、南港区)、九区支撑、龙头带动”战略引领下,滨海新区规划了九大功能区,即中心商务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海港物流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开采及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冶金、轻工纺织、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撑性产业。

驱车穿行在总面积73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你会感受到临空经济的无穷魅力。该区航空产业支持中心副主任杨林告诉记者,这里拥有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天津保税区,具有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临港加工和展示展销四大功能。2012年,该区生产总值达1068.4亿元,占滨海新区GDP总比重的14.8%。截至目前,该区注册企业达1万多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41个。以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空中客车、中航直升机为龙头,欧洲直升机、美国古德里奇、法国泰雷兹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落户,推动航空业迅速成长为天津的支柱产业。

该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洪兴奋地说,空港经济区作为天津临空产业区的核心载体,正在实施现代化新城区和科技园、工业园、物流园“一城三园”产业和空间发展规划,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区占地13平方公里,包括总部基地、大型商业、公建住宅。

D

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发展无止境,扬帆正逢时。

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杨金星告诉记者,天津已连续实施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项目化“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即将完成。该区将“三年行动计划”细分为行政管理体制、保障性住房制度、金融创新、涉外经济体制等“十大改革”、26个子项,以抓项目的方式抓改革,争当深化改革排头兵。

为给外来创业者营造温馨的家,新区住房制度改革力争实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全区仅蓝白领公寓及“建设者之家”就有40余座,把外来技术管理人才、产业工人及散居社区的农民工建设者,纳入本地住房保障范围。

采访中,外来创业者多次提到“在滨海新区工作生活舒适度很高。”据了解,该区常住人口253万,其中外来人口占近一半。目前,滨海新区住房均价是13000元/平方米,但针对技术人才推出的限价房仅7000元/平方米,如果不购房则可免费入住白领公寓或每月获2000元的租房补贴。

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社会管理创新也是滨海新区“十大改革”之一。该区积极为近百万外来务工人员探索创新服务管理模式,确立了“稳定下来、各得其所、融入城市”的导向。天津经开区率先成立政府直管中心,将24座流动人口公寓纳入管理范围,每个公寓设工作站,全天候为住宿人员提供社区式服务。开发区还与南开大学泰达学院合作推出“圆梦计划”,为外来建设者圆大学梦。

沐浴着明媚春光,站在塘沽外滩,倚海河而立,凭栏远眺,对面是未来的商务中心响螺湾商务区。与之相隔的东边三面环水的半岛上,几十栋建筑同时破土,那里是未来的于家堡金融区。滨海新区——这片发展的热土,正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再次启航……

天津滨海新区

发展大事记

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天津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

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加快滨海新区发展”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国务院批复《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确定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10个方面的改革内容。

2009年,国务院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这标志着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2010年,滨海新区区级机构相继成立,组建全国同类机构中最精简的地方党委和政府,塘沽、汉沽、大港3个城区管委会和9个经济功能区管委会相继挂牌,机构改革成功推进。

记者手记

开放创新

引领未来

短短六七年间,滨海新区用风驰电掣般的“滨海速度”,不断书写着发展传奇。其演绎的“精彩故事”,每年吸引着上百批次采访团前来探访。记者前去采访时,就遇到了上海《浦东时报》、《大连开放先导区报》、兰州电视台等多路记者。

那么,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启航时,活力无限的滨海新区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呢?

一是勇于开放创新的坚韧品格。“开放创新,引领未来”是滨海新区的精神内涵。改革试验就是用新思维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突破制约发展的障碍,依靠制度和机制创新、实施新举措拓展各领域的发展。在金融创新、涉外管理体制、土地管理、科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先行先试,让滨海新区探索出了一套引领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和更加开放的新体制。

二是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滨海新区为那些怀揣梦想的外乡客,营造了温馨的家。“这里人事关系简单,办事效能高,大家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在天津经开区管委会新闻宣传办公室工作的张春明,12年前从湖北鄂州应聘到此,他朴素的话语引人深思。短短两三天,记者在滨海新区区委、空港经济区、经开区、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等处采访了十几位人士,感触最深的是,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这里的干部队伍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开放型明显特征,大家无论对自己分管的业务还是整体战略都了然于胸,展现出服务型政府的务实和高效。

三是善于运作大项目的能力。航空产业属于战略性产业,天津航空业从无到有,最重大的契机是空客项目,它对天津航空产业起步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增长速度快、重大项目多、影响力大是滨海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中呈现的三大特点。而这三大特点则是在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龙头项目的带动下产生的。磁石效应下,一大批配套项目纷至沓来。从2010年起,在大企业继续向新区聚集之时,一些中小航空企业也开始试水天津,很多是首次在亚洲设厂。

滨海新区是绿色生态家园,更是实现梦想的摇篮,它承载着全体创业者和建设者们的崇高理想,他们把这里当作故乡,发自内心地爱着这片土地,由这种热爱汇集的创造力一定会推动着它不断超越自我,引领未来。

在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龙头项目的带动下,一大批配套项目纷至沓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