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上一版3
华夏儿女齐祝愿:梦想花开
专家学者论剑黄帝文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学者论剑黄帝文化
李伯谦
王 杰
彭 鑫
纪连海
余秋雨
麦 家
冯小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伯谦:

黄帝时代是一个发明、创造集中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昌盛的时代。人文始祖——黄帝大量的发明创造,极大地推动了时代的发展。黄帝时代所彰显出来的坚持不懈、拼搏奋斗、生生不息等精神,契合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要讲中国梦,要圆中国梦,必须从我们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新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得不错,众多文物的出现和保护,将更有利于了解黄帝文化,解读黄帝精神,实现中国梦。

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王杰:

中国的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举不胜举,比如孝道,百善孝为先,羔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比如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时候,有多少的空巢老人、五保老人、三无老人,等着我们去关爱他们。所以不管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尊老、孝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都不能丢。再比如说,我们今天节俭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节俭绝不是小气,奢靡也绝对不是大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如果这些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一个国家富强之梦,一个民族复兴之梦,一个人民幸福安康之梦,一个社会风清气正之梦,就会早一天实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医学博士彭鑫:

作为黄帝文化的发祥地,新郑有很好的优势。我本人作为一名中医,同时一直在研究古代医学经典。古代医学经典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就是《黄帝内经》,它不仅是医学上的书,还是一部天文地理,以及人生的百科全书,人生、气象、养生、治病、居住等各个层面都有涉及,这就让我们想到了医疗、房产、文化等很多产业,利用这些产业来更好地开发黄帝文化,同时更好地教育下一代炎黄子孙去领悟黄帝文化,达到不仅让中国人了解黄帝文化,甚至让黄帝文化来影响全世界的目的。

知名学者纪连海:

我对新郑有着特殊的感情,前前后后来过新郑多次,频繁的时候,两三个月就会来一次,主要是搞一些研究。因为关注和了解新郑,所以每次来新郑,都感觉发展变化特别快,每一次来都能让我眼前一亮。

我支持新郑更深一步挖掘姓氏文化,建设姓氏博物馆。黄帝文化大家研究了很多年,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注意到姓氏文化也在随着黄帝文化发展而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和体系,所以姓氏文化值得再深入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去说,新郑的确具备研究姓氏文化的优势,新郑如果建起中华姓氏博物馆,可以说是填补了姓氏文化发展中的一项空白。

著名文化学者、作家余秋雨:

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扩大了黄帝文化的影响力。每一年,专家们都带来自己新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听众。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欲望日益强烈,以黄帝文化为引领的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影响力在逐渐扩大。

中国梦是现在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在这儿讲中国梦,就想讲讲梦开始的地方。黄帝就是梦开始的地方。黄帝想明天、想今后,他觉得我们必须发明文字,必须冶炼金属,我们必须游走在广阔的空间……他的胜利重要原因是梦的胜利。为了让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梦”被外国人了解,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它不断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力,将其发扬光大。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编剧麦家:

“中国梦·梦想花开”这样的主题很有文学色彩。我们要讲中国梦,就不得不谈黄帝文化。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我们炎黄子孙在中华五千年的黄帝文化引领下,创造了许多成就。来到新郑,觉得这里文化底蕴厚重,我希望每个人都多读书,从书中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体味人生的曲折与精彩。

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宁:

黄帝文化是我们祖先的传承。作为一名导演,我们要坚守的是这种传承,在我的电影中都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一步步走过来,那份不变的感情是坚守,我们要把这份坚守坚持下去,传承下去。现在传过来的很多新的东西,我们也应该把里面一些适合我们自己的学来,并很好地加以应用。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东西是经过几千年的反复筛选,我们要通过电影把它们很好地反映出来。来到黄帝故里,站在这片土地上,我的这份感情更加浓厚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