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4.20 芦山地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命大营救的迅捷
全省“红十字”募集善款300余万元
地震有多严重 我们就有多坚强
省慈善总会昨日收到
现金捐赠108016.90元
赈灾包裹救灾
汇款免费邮寄
我省200顶厕所
帐篷紧急发往灾区
省侨联募得善款3万元
省总工会捐助30万元
郑州慈善总会收到善款61805元
河南网友捐赠37.8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命大营救的迅捷
◀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重灾区。
◀雅安第二人民医院的临时病床住满了伤员。
▲被妥善安置的孩子露出笑颜。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高 凯

4月21日凌晨1时许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到第二天晚上7时许从芦山退回通信信号稳定的雅安整理稿件,记者在成都、雅安、芦山等地辗转来回的19个小时里,真切感受到了一场生命大营救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速度。

抵达双流机场后,交通成了最大的难题,还好记者成功联系到了神州租车。神州租车公司在4·20地震后推出了一个活动:对媒体记者赴震区采访提供车辆,但必须提供记者证。在机场乘坐该租车公司的接送车到该公司登记身份证、记者证,再到崭新的车辆开出,记者在租车中心停留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之后便驾驶轿车快速到达机场,将等待车辆的报道组成员载上,然后直奔成都市区的四川省应急新闻中心。

从双流机场到达成都市区天府大道上的应急新闻中心,记者一行人花费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随后,7名记者在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用时25分钟左右办好了赴灾区的采访证、车辆通行证。该新闻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应急新闻中心在地震发生后便进入工作状态,之所以反应快,一方面是汶川地震时积累了一些经验,另一方面应急新闻中心也是整个四川地区应对突发情况的组成部分,四川地区的紧急预案启动后,各环节当然要随其进入工作状态。

取得证件后,记者一行驾车加紧赶往雅安地区,于凌晨5时左右进入雅安市雨城区。雅安市区地震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记者并未在此多停留,而是直接在该市临近318国道的地方放弃车辆前往震中芦山县城。

去往县城的一路上,并不顺利,但并没有耽搁太多时间,当地群众对地震发生显得颇为从容,并主动融入到了救灾过程中,他们提供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面包车、轿车等帮助媒体记者、部分志愿者进入县城中。因此,记者也终于在上午9时左右抵达震中芦山县,并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救灾军队当先

本报讯(中原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高凯)一马当先破难关,团结一致打硬仗。在4·20地震救灾过程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再次成为“急先锋”,为抗震救灾立下汗马功劳。昨日,记者从四川省应急新闻中心了解到,军队和武警部队共投入救灾部队和民兵预备役18000多人。

据介绍,4月20日8时02分,芦山县灾情发生后,成都军区、成空和武警部队立即启动应急指挥机制,建立专项应急值班,并紧急出动4架直升机从空中查看灾情。救灾行动展开以来,各任务部队主要展开了三项工作:组织部队排查倒塌房屋和建筑物,拉网式搜救被压埋群众;积极救治和转运伤员,目前军队和武警任务部队已派出15支370人的医疗力量在救灾一线开展伤员救治和医疗巡诊工作,并出动直升机紧急转运重伤员;组织官兵进村入户,深入受灾较重的偏远山区展开大范围、拉网式排查搜救,派出小分队及时送医送药送粮,确保救灾不留死角。

截至昨晚8点,军队和武警部队共投入救灾部队和民兵预备役18000多人,直升机28架66架次、车辆机械796台,主要担负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转运、转移被困群众、空地联合抢运物资、抢修和疏通道路、清理危房、搭建帐篷等任务,现已搜救救治群众2507人,搭设帐篷1200余顶,协助安置转移群众2.4万余人,空地转运人员1600余人、物资800余吨,抢通维护道路120余公里。目前,各项救灾工作正在有力有序进行中。

地震宝宝

可领免费奶粉

本报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高凯)救灾前方一派繁忙,震区后方一些医院里也同样紧张忙碌。记者从距离雅安38公里的天全县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在收治伤员的同时,还成功为多名产妇接生,有11个“地震宝宝”出生。

地震灾区的新生婴儿得到精心呵护,记者从芦山县城了解到,县城一处安置点上开始发放免费奶粉,当地居民只要拿着户口本,就可以为家中1岁以下的婴儿领取奶粉。

同行不再是“冤家”

本报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高凯)“你不要说客气话了,大家都是老朋友了……”4月22日,芦山县城内一家熟食店的店主吴永伟打断同行“冤家”贺强的连连感谢,帮助其将店中一些重要物品搬上车。

吴永伟和贺强是老熟人,在同一条街上开熟食店。贺强的店开得早,客户比较多,但是自吴永伟店开起来后,俩人就较上劲了,彼此关系也越来越不好。

地震发生后,贺强的店铺受损严重,加上年龄较大,不仅心情难过,身体也跟不上劲儿了。不过,挂念着店中物品,还是和儿子一起来到店中转移物品。当吴永伟看到贺强吃力地将店中物品一点一点搬出时,心中涌起的不再是仇怨,而是要过去帮老朋友一把的冲动。

吴永伟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令贺强心中非常感激,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本组图片均由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唐 强 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