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遗失声明
“小农水”派上大用场
走马牧野看产业集聚
基层风采
黄帝故里景区
获捐巨型紫砂壶
新郑动态
专家服务团零距离服务大企业
xyx3469
xyx3470
yun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农水”派上大用场

本报讯(记者 刘冬 刘佳美 通讯员 姚艳萍)“原来我们浇地麻烦又费力,现在家里就是剩下一个人,浇起地来也非常轻松,不仅省心、省力,而且还省钱。”近日,在新郑市梨河镇大高庄村的农田浇灌地一派忙碌景象,村民高昌文和记者聊起小农水项目给村民带来的好处。

据新郑市水务局工程负责人介绍,该市自2010年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后,按照三年规划在该市龙王乡、郭店镇、梨河镇等9个乡镇,倾力打造布局合理、田间工程配套、管理维护及时、节水效益显著、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的项目区。仅去年一年,就新打配机井40眼,新建和改造提水泵站10座,新建生产桥35座,埋设低压输水管道38万米,发展低压管灌面积4.2万亩,将地埋管道直接铺到了田间地头,打通了制约农业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多年来,农田浇水一直是让老百姓头疼的事。在有些地方,抗旱时节打机井、安柴油机、开河沟,几个壮劳力也忙不过来。为此,在浇水的时候,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年都要返乡好几次。

如今,随着小农水项目的不断完善,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也能轻松浇地了。更让农民们高兴的是,配套齐全的农田灌溉措施,不仅浇地方便,还节省了不少开支。家住城关乡王刘庄村的刘新发,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5亩地全靠他和老伴管理。眼下正是春灌期,但刘新发并没有为浇地发愁。“现在浇地非常方便,用卡一刷,水就出来了,拿个铁锨就把几亩地浇了。”他还告诉记者,过去农忙时,家家户户要等水、抢水和守水,大家为此偶尔还会发生摩擦,现在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发生了。他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浇一亩地得30多块钱,现在不到10块钱就能浇一亩。俺这5亩地就能省100多块钱呢。”

“小农水工程解决了到田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可以说修到哪里,农民就增收到哪里、欢迎到哪里。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劳动强度降低、时间减少,农民能腾出更多时间打工挣钱了。”该市水务局技术人员介绍说,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预计将累计新增灌溉面积0.8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每年节水115万立方米。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能有效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提高了农田防洪除涝能力,增强了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如今,“小农水”正像一滴滴甘露,滋润着灌区的每一寸土地,浸入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