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好机会藏在麻烦里
孙红雷“抢戏”
一个演员的独白
路金波和他的出版王国
“铁嘴”领袖是怎么炼成的
抛开“纸枷锁”
细节里的尊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细节里的尊重

唐宝民

有一回,叶淑穗和友人一起去八道湾拜访周作人,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门,出来的人回答,说周作人就住在前面这排房子的第一间,他们只得转回身再敲那个门,来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位老人,说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

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着在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摘自《青年文摘》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