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古都味儿更浓
与时俱进唱豫剧
戏曲片《憨憨公子扳倒爹》开机
“汉字听写”请您参与
章草长卷赠母校
全国巡展到郑州
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月底揭幕
看故宫“不可承受”之重
茅盾文学奖得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与时俱进唱豫剧
——访豫剧陈派传人武惠敏

■本报记者 左丽慧

“虽然豫剧是经过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艺术,我觉得还是要加入现代的元素,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接受。”在日前举行的纪念陈素真大师诞辰95周年演唱会上,曾得到陈素真亲传的省豫剧一团演员武惠敏以精彩的表演引起了专家、观众和记者的关注。对豫剧的传承和发展,武惠敏有着自己的看法。

1962年出生于开封的武惠敏15岁从艺,工刀马旦和花旦,曾受到豫剧大师陈素真亲传,1982年以陈派名剧《拾玉镯》获得河南省首届青年汇演一等奖.

1985年选调入省豫剧一团后,又向常香玉大师学习演出《红娘》,并主演该剧荣获首届全国《红梅杯》大赛河南赛区金奖,成为豫剧界极少能得到陈、常两位大师亲传的演员。

“陈老师特别平易近人,一点没有大家的架子,她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豫剧艺术上,她曾说:‘艺不惊人死不休。’”回忆起初见陈素真的日子,武惠敏仍然记忆犹新。那是1979年,武惠敏正在开封戏校学习,受开封文化局邀请前来教戏的陈素真看中了这棵苗子,手把手教了她《拾玉镯》和《宇宙锋》两部传统戏,“陈老师的精心教导,让我在表演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惠敏回忆说,陈素真老师教导她,演员的表演要美、要真、要符合人物,不要卖弄,要学会用眼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次参加纪念陈老师诞辰95周年的演出,有机会把陈派的戏展现在舞台上,我觉得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和怀念。”

说到当代豫剧艺术的发展,武惠敏认为,要想使豫剧与时俱进有新的发展,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我在学陈素真老师唱腔的时候,就注意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并根据不同人物的情绪和唱词,把民歌、美声唱法技巧地融合到传统的假嗓发声方法之中。”武惠敏告诉记者,1985年她进入省豫剧一团并跟随常香玉大师学习之后,又掌握了常派的混声发声技巧,从而丰富了自己的音色,扩大了音域,再加上在现代戏表演中的磨砺,使她形成了一种古典而又现代的新唱风,扩宽了戏路,使演唱艺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了解武惠敏的观众也不会忘记,她曾在电影《鸡犬不宁》中为徐帆配唱《春秋配》“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选段。这是陈素真的优秀代表作,有着浓郁的祥符调风格,也是观众最喜爱的唱段, 与电影《鸡犬不宁》结合得自然贴切,增加了电影的地方特色,让观众对河南豫剧有了进一步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0月,武惠敏应邀参加了欧洲音乐艺术家联合会和奥地利中国文化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维也纳国际声乐大赛,凭借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段和京歌《故乡是北京》,以满分成绩夺得金奖,成为河南地方戏曲演员参加世界音乐大赛夺奖第一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