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阅汉堂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梁启超台湾留诗篇

夏 吟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日本。1911年农历二月,他带着女儿乘船到台湾游历,当时的台湾因马关条约而割给日本。梁启超到了台湾后,面对历史遗物,山河旧影,怀着悲愤的心情,挥毫作诗多篇,借以抒发国土沦丧的悲哀。除了这些忧思沉痛的诗作外,梁启超还写了歌咏台湾风物民俗和男女之情的《台湾竹枝词十首》,或托物传情,寓意山水,或写男欢女爱之情,情文并茂,通俗易懂。

梁启超的台湾竹枝词中,有一首是写妈祖的。妈祖是宋代福建莆田湄洲的一青年女子,名叫林默娘,她生时在台湾海峡不遗余力地救助落难船民,去世后被尊为天后。梁诗云:“郎捶大鼓妾打锣,稽首天西妈祖婆。今生够受相思苦,乞取他生无折磨。”诗中反映出清末台湾民间对妈祖崇敬、信仰的情况和对幸福生活的企望。

台湾竹枝词中还有一首七言绝句《相思树》:“终日思君君不知,长门买赋更无期。山山绿遍相思树,正是江南草长时。”台湾的相思树很多,秋天会结相思子红豆。诗的前两句是写“绝望”的,“长门买赋”典出汉武帝的陈皇后,花千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的事。这两句诗可以说是梁启超自况,政治上失意,落得一身亡命海外,“山山绿遍相思树”,恰似自己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

竹枝词十首中,还有一首是写猩猩木的。诗中写了男女投桃报李之情,其中女子始终不渝的感情更是感人:“郎行血泪猩猩木,妾赠郎行蝴蝶兰。猩红血泪有时尽,蝶翅低垂哪得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