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周边行报道组记者 刘冬 出郑州北100多公里,就到了豫北明珠——长垣。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的长垣人背水一战,艰苦创业,硬是用一支焊枪焊出了“中国起重机械名城”,用一根棉签捻出了“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用一柄刷子刷出了“中国防腐蚀之都”,用一把炒勺烹出了“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把一个个不起眼的行当做成了一个个特色产业。 然而,近几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成长烦恼”也不期而遇。产品低端制约赢利空间,恶性竞争影响信誉品牌,过剩产能损害产业发展,传统发展方式难以持续。 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逐渐明晰,构建发展新局的决心愈发坚定。 如何完善体制机制,为“早转快转主动转”提供保障?长垣围绕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和产业提升在冷静思考,也在大胆创新。 所有这一切,都呼唤着一个对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有集聚功能的产业集聚区的及时出现。于是,长垣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的发展方向,在城南5公里处着手规划起重工业集聚区。在这种背景下,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应运而生。 政策是先导。长垣相继出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支持起重装备制造企业重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盘活产业资源,多层次打造对接平台,推动产业布局向协调集聚转变,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为产业健康发展吹响了号角。 近年长垣累计投资170亿元,推进道路、电力、信息、供水、排水、排气、污水和垃圾治理等八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达到了“九通一平”和绿化、亮化,基础配套建设不断完善,集聚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该县对产业集聚区实行高效能管理,开展了“产业集聚区服务年”等活动,建立了“例会、观摩、评比”工作制度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产业集聚区制度,通过召开工作例会、组织巡回观摩等方式,及时掌握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产业集聚区各组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自加压力、加快建设;先后出台了《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意见》、《加快标准化厂房的意见》、《项目寄养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了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项目联审联批制度,设立了产业集聚区监测和考评预警预测系统,形成了各组团竞相争先的良好局面。 服务是保障。集聚区管委会搭建了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专家咨询、银企合作、企业招用工等十大服务平台。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市场化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 另外,筹建了起重机械营销人才俱乐部,规范行业营销人员的行为,推介和奖励一批技术精、服务优、诚实守信的营销精英,打击侵害客户利益、影响区域品牌的违法行为。 同时,集聚区与GET集团共同搭建公共创新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提高CAI/CAE应用水平,实现了产品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为企业产品改造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该县连续开展了“民营企业管理年、质量年、诚信年”和“企业家素质提升年”等活动,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目前,全县80%的企业厂长经理取得大专学历,其中16位获得硕士学位。 (下转T2版)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