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市民纷纷响应“三走进三郑州”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郑州
新闻导读
两家中央新闻单位
驻豫记者站年检缓验
中博会形象展位
明日起开始搭建
把握主攻方向 突出招商重点
不断开创开放招商工作新局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民纷纷响应“三走进三郑州”
市民畅游生态廊道。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许大桥 摄
6 “三大主体工作”之“三走进三郑州”系列报道 走进廊道 走进森林 走进社区 认识郑州 热爱郑州 奉献郑州

主动报名

参加游览

本报讯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聂春洁)得知“三走进三郑州”活动开始后,郑东新区居民贾长江主动找到社区,要求参加游览。

贾长江原是如意湖办事处八里庙村村民,八里庙村改造后,他搬进了水电气齐全的张花庄社区,并在办事处找到一份巡防队员的工作。谈起生态廊道建设,贾长江说自己受益良多,“现在出门就是游园,周末开车去中牟采草莓、吃农家饭,沿途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整个郑州像个大公园。”

为全面了解生态廊道建设,贾长江选择从如意湖畔启程,沿途经过中州大道、郑新快速通道、绿博大道、郑开大道以及四港联动大道。一路上除了疾驰的汽车外,慢车道上还能看到众多骑车出游的市民。贾长江告诉记者,他周末也经常带着孩子来这里骑车,“生态廊道功能规划合理,周边景观又好,很适合出来骑车散心。”

在四港联动大道上,道路两侧茂盛的树木已经形成了景观屏障,让人看不清远处的村庄。不过在沿途每条支路入口处,或竖着新建住宅项目广告牌,或竖着草莓园、西瓜园的指示牌。 “路宽、景美,市民愿意往这边来,村民可以选择的谋生方式也会越来越多。” 贾长江说,市域快速通道的建设以及车辆的普及,让城市变小了,比如新郑龙湖镇华南城项目建成后,郑州市区很多批发业务将转移过来,市民可以来这里投资、消费,甚至购房,周边市县与郑州市民的生活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

公园廊道人气旺

赏景休闲皆惬意

本报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黄永东)上周末,郑州天气晴好,记者在中原西路生态廊道和郑州植物园附近看到,许多市民随身带一顶帐篷或一张凉席,走累了,一家人就躺在树荫下休息,好不惬意。

说起生态廊道建设,在郑州一家高校上班的刘先生说,现在城市内部已经成型,高楼大厦林立,想再多栽树很难。建设生态廊道,很有超前意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注意到生态廊道的价值。

在西流湖东侧的中原路边,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携家带口走在生态廊道的步道上。询问起来,不少都是附近的居民。他们说,原先路边车来车往,很危险,不敢带孩子出来,现在廊道建好了,又宽敞又平整,出来走走,透透气,很惬意。

植物园里,家住桐柏路的马女士说,趁周末带孩子出来踏踏青。希望郑州今后能多栽树,因为生活在城市的人都希望亲近自然。

徜徉廊道看夕阳

温馨画面最动人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王思俊

昨日,中牟县某中学的王老师和爱人带着孩子在绿博大道生态廊道间散步,夕阳的余晖里,孩子在前面跑,夫妻手拉手跟在后面,寻常的一幅画面让人备感温馨。

绿博大道西起四港联动大道东至人文路,长11公里,路面两侧绿化带宽各50米,绿化面积110公顷。全线涉及管城区、郑东新区、中牟县等三个县区4个乡镇(办事处)6个行政村,总投资约两亿。去年3月动工拆迁,今年4月完成地下管网铺设、培土、微地形塑造、绿化施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港湾、建筑物、园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5月1日前已向市民开放。

垂柳婀娜,夹竹桃火红。徜徉在蜿蜒起伏的林间步道,管城区圃田乡河沟王村的朱改凤和村里的几个妇女心情格外敞亮。河沟王村紧临绿博大道生态廊道,是受益的村子之一。朱改凤说,当初,征地拆迁少数村民还不理解,现在,生态廊道建好了,老百姓居住环境好了,土地升值了,致富的路子也宽了。

绿博怡韵,生态科技,是绿博大道生态廊道的最大特点。绿博大道和四港联动大道节点为综合服务节点,万三路节点为绿化生态林节点,每个节点蕴含不同人文背景。

生态廊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本报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杨学栋)“三走进三郑州”活动引发广泛关注,市民袁大爷说,生态廊道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家住北四环和天河路交叉口弓寨村的袁大爷说,他是生态廊道的直接受益者,“自从生态廊道建成后,我的生活方式大大改变了,现在早上起床洗漱后,就在人行步道里慢跑锻炼身体,边跑边赏身边的美景。晚饭后,就带着家人来这里散步游玩。“你看这绿化设计得多好,各种树木、花草,景观亭、公共港湾、人行步道,就像一个大公园,一出家门就像走进了大自然。”袁大爷兴奋地告诉记者。

家住西四环和科学大道附近的市民张宏伟说,以前开车走西四环,从未想过停留,现在的西四环,道路两侧花成海、树成林,还有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每次经过这里,都有停留的冲动,情不自禁看看路两旁的美景。

家住中原路和嵩山路绿城广场附近的市民陈先生说,他爱好骑自行车,现在经常骑行中原西路,在路两边生态廊道里的自行车道里穿梭,“以前常集结几个骑友去黄河边,现在出家门,沿着中原路不拐弯,一会就到生态廊道,很方便。”

生态廊道,不仅是一大景观,而且成了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