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民国师表们的旧事

范方启

梅贻琦担任清华校长时间最长,从1931年到1948年,长达17年。在他上任之前,清华的校长被赶、教授走人就跟今天的日本政坛换首相一样频繁。梅贻琦是如何成为清华的“不倒翁”的?对此,不乏有人当面向梅氏讨教。“这没什么奇怪的,倒张倒李,倒的都是别人,没几个人愿意自己倒梅(霉)。”

南开为私立学校,经费来源以社会各界募捐为主,没少接受口碑极差的官员、十恶不赦的军阀和不良商人的资助,为此引发了不屑与军阀、昏吏和奸商为伍的青年学生的不满,他们义愤填膺地找校长张伯苓提出抗议,拒绝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是十足的人渣的捐助。张伯苓笑着说:“不要急!也不要恼!你们仔细地想一想,粪水是不是能浇出美丽的花朵来?经过粪水浇过的花朵是不是更加的芬芳?”

蒋百里为保定军校校长之初,向师生许诺:“如不称职,当自杀以明责任。”对于这样的承诺,没几人会往心里去,说说而已,况且称职不称职也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的。后来,蒋百里与当局关系弄得异常的紧张,当局便在经费上刁难蒋百里,眼看着学校难以为继,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蒋百里说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做校长的责任,一边大声向师生道歉,一边拔出枪来朝自己的胸部开了一枪,幸亏抢救及时,否则真的没命了。

吴稚晖被北洋军阀政府委任为中法里昂大学的校长,这是一所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提供就学机会的学校,可是,入学的名额还是被权贵们瓜分一空,勤工俭学学生根本上不了学,身为校长的吴稚晖也压根就没实权,于是他便找驻法公使陈箓理论。来到公使馆是一个白天,吴稚晖却打着一个灯笼,陈箓很是不解。吴稚晖说:“黑暗,黑暗呀,不打着灯笼能看得清路吗?”

胡适应邀到某大学讲学,因其渊博的国学根基,整个演讲可谓旁征博引,一会儿是孔子是怎么说的,说着,便在黑板上写上“孔说”两个大字;一会儿便又是孟子、孙中山是怎么说的,再依次写上“孟说”、“孙说”。作为演讲,自然少不掉自己的观点,在他一笔一画地写字的时候,讲堂里是一片哄堂大笑,原来,他写出的是“胡说”两字。

黄侃、章太炎、刘师培三人因放浪形骸、落拓不羁而被人们称为“三疯子”,黄侃自称为章太炎的学生,这对师生真可谓不骂不成交。在日本留学时,黄、章同住一寓,住楼上的黄因为内急来不及下楼,干脆就在窗户上来解决。他的那点“急”不小心落到了章的身上,“章疯子”本来就喜欢骂人,“黄疯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俩人对骂起来,并且越骂越起劲。骂完了,竟然互报姓名,这一报不要紧,“章疯子”便多出了一个不太规矩的学生。“黄疯子”始终不改亦庄亦谐的口锋,一日课间不知怎的就聊到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此书仅完成了上半部,“黄疯子”的话题便来了:“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学生们自然大惑不解。黄侃接着说:“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课堂上于是一片哗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