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升环境 和谐发展
郑州本土电影打动深圳观众
交响豫剧《朝阳沟》你听了吗?
河南演员榜上有名
金水区揽才文博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部影片集体亮相文博会
郑州本土电影打动深圳观众
文化产业新探索“走出去”求发展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如果说《泰囧》带动了泰国旅游、《大长今》带动了韩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和旅游的发展,5月18日至20日在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上集体亮相的7部郑州本土电影,则以优美的河南风光、自然亲切的叙事风格、或幽默或深情的故事设计,深深打动了深圳这个国际化都市的观众。在大获观众和深圳本地媒体好评的同时,郑州市在展示文化自信、推动电影在外地上映等方面,也初尝收获的喜悦。

文化自信受称赞

“老家河南·郑州本土电影展映”活动的首映式定在深圳深影凤凰国际影城举行,影城经理袁新强告诉记者,如果说之前有些城市对郑州认识不够多,那么通过电影,就能看到郑州的风土人情、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也会让看过电影的人产生进一步了解这个城市的兴趣。

展映活动受到了深圳观众的欢迎。赵女士带着孩子观看了《不是闹着玩的》,她告诉记者,电影很真实、亲切,讲述故事的手法也很新颖,河南方言没有对观影造成任何影响,“很希望还能看到其他6部展映影片,有机会去河南、郑州看看更好!”

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韩望喜看来,文化能使人自信,郑州“敢于”将本土电影借助深圳文博会这个平台,在全国观众面前展映,是郑州人文化自信的表现,“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之地,文化发展需要从中华文化发祥地河南汲取养料。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把厚重的中原文化与深圳科技、金融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动人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新探索

不少郑州观众还记得,今年年初我市成功举办的“郑州本土电影展映月”活动,共展映电影8部,展映场次86场,7000多人次的观众走进影院,免费观看展映影片。活动举办前后连获好评,不仅深受市民欢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媒体也对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

在此基础上,深圳文博会期间举行的“老家河南·郑州本土电影深圳展映”在深圳深影凤凰国际影城、华夏星光国际影城、华夏太古国际影城同步展映郑州7部本土影片,深圳观众免费观看电影。

“这是郑州本土电影第一次外出集体亮相,也是参加深圳文博会的省市第一次组织本地电影集中展映,通过深圳文博会的平台推介本土电影乃至文化产业。”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新红介绍,深圳方面评价“这种方式创新了深圳文博会的参会内容和参与方式”,对“郑州本土电影”而言,由于影片融入了大量郑州元素,风格多样,类型多元,在市民受益、影片得到推介、郑州电影人才得到认可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郑州“能拍电影吗、会拍电影吗”的认识,为郑州电影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潜移默化地宣传了郑州发展变化的新面貌、新精神,可谓多方共赢。

可喜的是,通过深圳展映,已有惠州等方面的电影发行人士找到郑州电影出品方,希望能引进到当地发行,而深圳也有影院在看到良好的放映效果后,有了进一步加强合作、长期放映郑州本土电影的初步计划。

“走出去”求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不断探寻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一大批民营电影企业迅速成长,拍摄了多部影片,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儿童电影《幸福的白天鹅》《念书的孩子》,分别在2011年、2012年先后获得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大奖。

“带郑州电影在深圳文博会上展映不是‘突发奇想’,是我们一直寻找的机会。”潘新红表示,与印刷、工艺美术文化产业不同,电影作为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项目,对郑州电影发展而言,通过前期的个体发展、政府有意识引导,也到了展示的阶段,“现在是‘走出来’,下一步还要‘走出去’,争取让郑州本土电影在国际亮相。”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