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本报今日推出“三大主体工作”之“三走进三郑州”系列报道摄影专版
共创魅力之城 同享生态红利
扎实推动人口计生
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大主体工作”之“三走进三郑州”系列报道
荥阳:奏响发展为民的时代强音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完善机制 强化措施
努力开创“三力”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新局面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科学开展恢复重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350公里路网、1700万平方米生态廊道 ——交通“内联外畅”,群众出行更畅通
荥阳:奏响发展为民的时代强音
市民在游园里晨练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史治国 文 许大桥 图

初夏的荥阳,活力迸发,充满生机。

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绿色逶迤;一座座塔吊厂房,机械轰鸣;一个个崭新社区,拔地而起……

新型城镇化,为民是核心。荥阳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尊重群众意愿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得到更多实惠,奏响了发展为民的时代最强音。

荥阳不惜巨资把交通道路和生态廊道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开篇。总里程达350多公里的“5826”路网工程、1700万平方米生态廊道,形成“内联外畅”的路网架构,即:郑州市区至荥阳市区的5条快速通道、荥阳中心城区至新市镇的8条道路、新镇区至新型农村社区的26条道路,实现每个新型社区与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新市镇、农民创业园之间的连通。

随着荥广路、荥丁路、桃贾路等道路建成通车,打通了荥阳发展的“任督二脉”,人民群众都享受到了“高速”奔幸福的实惠。张庄村蔬菜种植大户张土申对记者说:“过去送菜到市里需要40多分钟,现在走荥广路只需20多分钟。”

沿中原路、郑上路前行,如画美景扑面而来。新栽的雪松、大叶女贞、枇杷、法桐等连绵成行,穿行林间的自行车道、人行道两条“绿道”舒适平坦。“拆房的时候,我不相信路会建得这么美。新社区建好后,站在俺家楼上就能看到这边的美景。”郑上路沿线李克寨村的李建民喜不自胜。目前,荥阳已投资6.5亿元,绿化1360万平方米,“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路相随、一路一景”的生态景观已呈现在人们眼前。

39个新型社区在建、面积230万平方米 ——新型社区,群众生活更美好

栋栋高楼排列整齐,水泥路面宽阔整洁,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崔庙镇的古城新型农村社区。村民方淑花说:“以前俺家住的是三间平房,两孔土窑洞,出行得爬坡上岭,种庄稼靠天收,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还有保障,和城里人没啥区别了。”

古城社区将3100亩土地全部收归集体,对外发包1600亩,承包给种植大户,发展核桃等小杂果经济林,剩余1500亩土地村委集体耕种。从土地流转和集体耕种收益中,村委会给村民交养老保险和新农合等福利资金,给村民每人每月发放45斤面粉,中秋、春节还有福利。

社区怎么建,群众说了算。在社区建设中,荥阳市把群众自愿、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规划、选址、建设等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全程参与, (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