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铁饭碗”今后不再“铁”?
雷雨大风天
游客避雨急
记者13年前敦煌石窟题字
近日被曝光引来一片谴责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所有纪检监察干部
一律清退会员卡
中德关系进入发展快车道
长春杀婴盗车案犯被判死刑
台湾菲律宾互派调查团
调查台渔船遭枪击案
空间站明年配3D打印机
中牟:“三区”叠加同心筑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央纪委反腐自我“开刀”
所有纪检监察干部
一律清退会员卡

所有纪检监察干部

一律清退会员卡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周英峰)记者27日从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中央纪委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这是纪检监察干部巩固落实八项规定成果、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净化的具体措施。

据了解,中央纪委已下发《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正人先正己。”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纪检监察队伍的作风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中央纪委决定自我“开刀”,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体现了整风肃纪的决心。同时,这也是对腐败分子的一个震慑。

新华调查

“会员卡”背后有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据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5月27日,中央纪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政府官员以“会员”身份出入于包括餐饮、休闲娱乐和私人会所在内的高档消费场所,相对隐秘地进行奢侈消费,已经显现出了一种新型的“会员卡腐败”。

会员卡成行贿“利器”

近年来,随着国家打击腐败犯罪力度的加大,官员在办公室、公众场所直接收受钱财或银行转账等“传统”贪污受贿形式逐渐被规避,门槛高、安保严甚至不对外开放的会所成为部分官员在进行权力寻租、享受奢靡时青睐的场所,而能享受高档消费的“会员卡”也成为不少行贿者的“利器”。

如北京市卫生局原机关工会主席白宏,多次从自己主管的市属卫生系统工会会费账户中领取现金支票或现金共计人民币399万余元,转入高档美容会所等多家公司,用于支付其个人作为高级会员的美容、保健消费。

会所引出背后的秘密

当年厦门远华走私案曝光后,“红楼”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赖昌星将‘红楼’打造成了一个隐蔽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场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纪周案侦办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原厅长李保唐曾表示,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厦门海关原关长杨前线等很多高官都去过“红楼”,当时他就隐约感觉到,会所在以后很可能会成为推助官员腐败的新温床,值得警惕。

事实正是如此,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以“会员卡”为门槛的形形色色会所遍地开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普通会所其实还好,关键是豪华会所,由于在发展会员时门槛都很高,逐渐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于地点私密、空间封闭,也成为各种关系“勾兑”的最佳场所,“里面水很深。”

“这些地方都是会员制消费,一般人进都别想进去。”广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接待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私人会所,都会对会员和客人的身份守口如瓶,十分强调隐秘性”。

新华社的有关报道曾披露:2010年8月7日,温州高尔夫球协会成立,8月10日,协会在当地媒体投放了一个整版的祝贺广告,正是这个广告将“兼职”的名誉主席、顾问等人身份曝光,大多来自温州市人大、政协、政府等部门的官员,还有部分为当地知名企业老板……

背景链接: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明确规定,严禁政府工作人员参加商人出钱组织的娱乐休闲活动,对持有奢侈消费场所“会员卡”也有诸多限制。在我国,尽管各级纪检部门都出台了类似规定,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具有很大的缺陷。此外,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会员卡”发行和使用的法律法规,因而“会员卡”也就长期处于灰色地带,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