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原之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旗渠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旗渠魂
——中原之子系列报道之杨贵
(资料照片由魏德忠提供) 当年走在修红旗渠队伍前列的县委书记杨贵。

本报记者 陶玉亮 党贺喜 文 杨 光 图

人物档案

杨贵,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1928年5月28日出生,汉族,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194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4月,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从此,整整21年间,他与太行为伍,与林县为友。

1973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常委,省委分工任省生产指挥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指挥长,仍兼安阳地委书记、林县县委第一书记。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1973年11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政治局会议上提议调其到公安部工作。任公安部负责人,仍兼河南省、地、县职务。

1982年12月,任国务院三西办公室副主任。

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办公室,任扶贫办公室顾问。

1992年,任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1995年6月,离休。

199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聘为山西省引黄入晋顾问,参加工程考察和研究工作。

2006年3月,中央批准职级为副部长级。8月,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

“事由人生,人因事显。”

新闻学上的这句经典教义折射出的是新闻人物的“人生约等式”——因为有了杨贵,所以有了红旗渠;因为有了红旗渠,所以造福林州;因为红旗渠,所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历经半个世纪而响彻华夏;因为红旗渠精神,杨贵更显得弥足珍“贵”!

5月北京城,何处不飞花。记者来到丰台区方庄一安静的小区,走进朴素的令人惊讶的复式小楼,“传说”中的杨贵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开门迎客。他乡音未改,笑容灿烂。从那一刻起,记者的思维就在不停地幻化着——他是高山,令人敬仰;他是雕像,值得凝望;他是巨著,气势辉煌。

杨贵,无愧于“这一个”。他犹如一面人生“三棱镜”,形象而感性地折射出“三个杨贵”,烘托出一个鲜明的主题:他,是红旗渠之魂;他,彰显的是永续不竭的“正能量”!

坚毅之杨贵

“到今年为止,我参加革命工作整整70年,前30年在河南,后40年在北京。但扪心自问,我在河南工作时,干的实事儿最多。”生活就是一部穿越剧,尤其是对于年已86岁高龄的杨老。得知记者的来意,精神矍铄的杨贵直奔主题,首句破题。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做出这一定论的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言九鼎,总理的点评明白无误地告诉国人杨贵的河南30年,做出的是什么样的惊天动地的实事!

没有杨贵,就没有红旗渠;没有坚毅的特质,就不是杨贵了。这种坚毅乃是杨贵与生俱来的禀赋。

红旗渠,有着说不完的动人故事,挖不尽的精神财富。曾经读了太多的关于红旗渠的“正史”,记者这次采撷到的是弥足珍贵的“贝壳”——

1954年5月,杨贵被正式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而迎接他的是三道“杀威棒”:林县人生活太苦太苦,苦到苦不堪言的地步;林县严重缺水,缺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因为缺水、水质极差,林县人患食管癌、皮肤病、甲状腺等“要命病”最多。

三道“杀威棒”其实浓缩的是一个字:水!“除了过节、串亲戚,林县人向来没有洗脸的习惯。”杨贵向记者透露出近乎神话的细节。有一次,杨贵到马家山下乡调研,主人端上来一个铁洗脸盆“伺候”书记大人。杨贵瞅了一眼,脸盆只有烩面碗大小,水还是半盆。这倒不说,这边厢洗着脸,那边厢不停地“叮嘱”:“书记啊,您洗完脸千万不要把水泼了啊,俺还等着用洗脸水喂牲口哩!”

如果说这是一个冷笑话,那么还有比这更凄惨的水故事。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桑耳庄的桑老汉,不远万米去翻山越岭挑水。早出晚归,终于挑水回村了。刚过门的儿媳妇满怀孝心地迎了上去,要给老公公接把力。谁知,儿媳妇刚接过水挑,却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顿时覆水难收。羞愧难当的儿媳妇大年三十晚上上吊自杀。桑家在大年初一悄无声息地逃荒山西去了。

梦想是进取之灯,信念是向上阶梯。

1957年,中共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全党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议。杨贵站在第一排,带领全县党代表举起右手,郑重宣誓:“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林县县委把党代表的誓言刻成纪念章,奖给党员干部和水利模范。

1954年10月10日,经过徒步考察,反复论证,林县县委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定:上马红旗渠建设!

诚如周恩来点评的,南京长江大桥和林县红旗渠是新中国两大奇迹。殊不知,南京长江大桥是举全国之力而建成的,而林县红旗渠却是以一县绵薄之力铸就的,即便是算上后来国家断断续续的支持,来自国家的补助尚不足15%。

而当时的林县有多少本钱呢?政治“本钱”,当时的新乡地委领导表态说,同意上马,但国家没一分钱、一粒粮食支持你们,请林县量力而行,自行决定;经济“本钱”在哪里?“大刮‘浮夸风’时,我们县委班子统一口径,打了‘埋伏’,当时全县还有3000万斤储备粮和不到300万块钱。”杨贵道出了50多年前,林县建设红旗渠的全部“家当”。

理想与信念是不灭之火,愈挫愈坚,勇往直前。红旗渠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坎坷与挑战。然而,这一切,在杨贵坚实的脚板下无不“履为平地”。当红旗渠总干渠将修好时,有人担心,有人风言风语:“如果落差不够,渠通了,水流不过来可该咋办呀?”对此,杨贵的回答响彻太行:“如果是那样的结果,我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

镜头回闪到1990年4月5日,红旗渠25岁“庆生”,老书记专程从北京来到林县。当红旗渠管理处的干部职工齐齐围上来,请老书记题词时,杨贵蘸着他饱经沧桑的心血再次“老夫聊发少年狂”,以《赠言十水》词而抒怀——

祖祖辈辈缺水,红旗渠引来漳河水。水库蓄住了山谷水,红旗渠灌满库池水。浇地渠库池齐放水,一渠水可顶两渠水。平整土地合理用水,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关键保好渠管用水,林县就不再愁缺水。

坚强之杨贵

从1960年2月开工,历经10年奋战,经过三期大会战,一条“数字化”的“人工天河”镶嵌在太行山腰——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0座渡槽、凿通134个隧洞,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相当于从郑州到广州的距离。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林县水浇地面积由解放前的1.2万亩猛增到60多万亩……

“罗马不是一夜就建立起来的。”作为红旗渠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杨贵与记者一起捡起历史的碎片,是那样的清新感人,那样的历久弥新。真是“想开端没有结局,想结局没有开端”,红旗渠的建设过程始终凸显了苦干实干加巧干的主旋律。

建设红旗渠有多苦?

杨老回忆的一个片段,现在人听起来可能会当做笑话也可能会当做“神话”,但那确实是当时的事实,现在的历史——

红旗渠总干渠山西境内长达41华里。工程刚上马那阵儿,杨贵沿渠线徒步两天来到山西平顺县一个叫盘阳的村里。没曾想,山西老乡却向林县县委书记告状来了:“杨书记啊,你们这样放炮可不行啊,俺这儿天天像闹地震一样,牛惊了,驴跑了,房子也裂缝儿了。”杨贵调查后得悉,山西老乡说的不假,建设者炸山打洞一次性要引爆1000公斤的炸药,号称“吨炮”,可不把山西老乡害苦了吗?杨贵当即指示县委所有常委、各指挥部指挥长就地召开前指会议,果断调整计划。

上兵伐谋。打仗出身的杨贵当即决定:集中优势兵力、财力、物力,尤其是把当时全县仅有的30多名技术员悉数调集过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先搞定山西段工程。当然还有一个刚性要求,以后只能放小炮,不准放“吨炮”!从此,西线无战事;从此,西线经验在各渠线不断被复制和创新。

苦干实干,这是贯穿红旗渠建设的主旋律。杨老深情地和我们一起穿越着时空,叠加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红旗渠刚开工时,一下子涌到山西3万民工。大家一律变成了“山顶洞人”:住山崖、山洞,打土窑、搭席棚;

渠首大坝截流时,任村公社的男女青年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组成“人墙”,抗拒激流;

东岗公社组织70余名强壮劳力,腰系绳索,凌空打钎放炮,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崩出渠基;

青年洞开凿时,缺粮少菜,大家忍着饥饿苦干,把豪言壮语写在太行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

除险英雄任羊成、英雄炮手常根虎、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凿洞能手王师存、双手撑钢钎的“铁姑娘”郝改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更不应该忘记的是,10年红旗渠修建,81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86岁的杨老内心道白脱不开特定的语境。从历史回到现实,杨贵以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警句感慨系之。而在林县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

以史为镜。杨贵深情地告诉记者: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要有点精神,否则就会失去脊梁骨,不能自强自立。实现“中国梦”,这种精神不可或缺。

坚贞之杨贵

在北京采访,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在杨老的客厅里,我们居然看到了一件“稀有文物”:整整50年前绘制的“林县水利建设示意图”。彩色地图大约1.5平方米,画面历经岁月的侵蚀,已微微泛黄。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站到地图前,一看到那些指纹似的等高线,杨贵的呼吸就有些急促,周身的热血就沸腾起来。他用小竹竿指指点点,侃侃而谈。那山山水水,那沟沟壑壑,那声声炮响,那血与火的岁月,历历在目,声声在耳,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忠诚与坚贞,这是杨贵身上的基本色,恒久不变。

战争年代,杨贵在汲县当区长时,国民党就出价要“买”他的人头:“谁把大个儿区长的头拿来,奖励2000大洋。”但这位大个子区长毫无惧色,英武不屈:“战争年代,不管战斗多么惨烈,我都要把手枪里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1959年11月1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新乡火车站首次亲切接见杨贵。结果,这张合影照“隐身”到“文革”爆发后,反而因“福”得“祸”,成为杨贵的一条“罪状”:正值中年的杨贵身高1.85米,比毛主席高出4厘米,“好事者”立马给他扣了一顶帽子:有意贬低毛主席!威武不能屈,杨贵铮铮铁骨:我最讲实事求是!

对于一位14岁参加革命、15岁入党的老革命而言,“忠诚”二字早已浸入杨贵的骨髓深处,且生死相伴:“我一生虽曲曲折折,但却是清清白白,我就认准一条,对党要无限信任,无限忠诚。”

忠诚,是杨贵一往无前的铺路石。仅仅以杨贵的“坐骑”变迁史,就恰如一面反光镜,折射出他的忠诚度——

1954年,杨贵自安阳到林县就职县委书记时的“坐骑”远不如封建社会的“七品芝麻官”:“120华里的山路,我是步行去报到的。”

1955年,省里编制分配了4辆匈牙利产自行车,书记、县长各一辆,余下两辆为县交通员专用。就这,骑自行车去安阳开会也得六七个小时。“要命的是,好天是人骑车,下雨天,山路泥泞,那就该车骑人了”。杨贵笑曰。

后来,杨贵改成骑马去安阳开会。“谁知骑马还不如步行。为什么?早上5点出发,赶黑到安阳,两条腿磨得发麻。好不容易开了一星期会,双腿恢复常态了,结果还得骑一天马回林县,双腿又发麻了。”杨贵依然灿烂一笑。

“国魂”、“励精图治”、“弘扬林州地域优秀文化,丰富和发展红旗渠精神”……记者在杨老的书房里看到他极具个性化的一幅幅书法作品。坦率地讲,杨老不是书法名人,但绝对是名人书法,抒发的是一种炽热的情怀,此情绵绵无绝期。

红旗渠精神在延续。1995年6月,杨贵离休后,越发忙了——山西省引黄入晋顾问、中国医科院肿瘤防治研究会顾问、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地区侨联主席……他把每一个虚职当做实职做。作为中原之子,杨老情系中原,越发浓烈。“我几乎每年都要回林县、河南看看,我现在还是咱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办事处经三商圈党委的党建顾问呢。”而得知我们来自郑州市委机关报,杨老又欣然题词:“祝郑州日报越办越好”。

红旗渠精神在传递。作为红旗渠精神的领军人物,1992年,他有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终身职务: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从此,作为执火者,杨贵以弘扬红旗渠精神为己任,播撒种子,辛勤耕耘,培育新人,红旗渠精神在代代相传。现在,他的家里,是不挂牌的“林县驻京办事处”,老乡来了,有困难,找杨贵;他的家里,是不挂牌的红旗渠精神研究会会客厅。记者前往采访时,不时有人登门拜访,商谈研究会事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壮哉,杨贵!

记者手记

杨贵,生于太行脚下的卫辉(汲县),建功于“隔壁”太行深处的林州(林县),名副其实的“太行之子”。而记者又是与之比邻的辉县人。有了如此天然的“三角关系”,此次赴京采访老人家,顿觉光荣、荣幸、幸福、福气。

幸会杨老,与其说是一次单纯的采访,毋宁说是一次心灵洗涤之旅,内心激荡之旅,受益颇深之旅。一个永远值得定格的细节是,当他回忆起红旗渠建设,时间居然精确到年月日,数字精确到个位数。而说起家事儿,居然一时记不清最小的儿子究竟哪年出生的。

实现“中国梦”,精神来支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勤俭节约”……中央当下的重大精神与半个世纪前创造的红旗渠精神可谓一渠贯通,一水相容。“巧合的是”,5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亲临林县红旗渠视察,再次倡导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河南博雅彩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水区丰产路街道经三商圈党委书记曹永彬。他亲自赴京,全程为记者的采访牵线搭桥,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和采访便利。在此,谨表深深的谢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