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
兴校毓秀铸课改 桃李芬芳九州扬
教育因我们而改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因我们而改变
——访郑州五中教师黄艳荣

本报记者 李 杨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五中工作已经二十年了。”郑州五中的黄艳荣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黄艳荣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郑州五中从事地理课教学工作,逐渐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教学新手逐渐成长为在教育教学上已比较成熟的教师。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努力耕耘,无论是教育教学能力还是科研管理能力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十年来,她一直潜心钻研教材、深入教改实践,认真进行新课程教学研究,不仅研究新教材而且注意关注学生,通过不断完善教法和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以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是黄艳荣的教学宗旨。在教学中,她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讲究授课艺术,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深得学生的喜爱。曾多次在全市做教学观摩课、公开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先后荣获市级、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和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名师的荣誉。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黄艳荣非常赞赏陶行知先生的这句教育名言,并且将之深深植根到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她“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竭力尝试通过教法改革和创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享受学习的快乐,以多样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黄艳荣的课堂上,经常能看到学生在展示自学的收获,不仅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颇具地理特色,而且讲解得头头是道。其他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时不时会为其中精彩的内容发出感叹,这令讲解的同学骄傲无比。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原本安静的课堂充满了笑声,枯燥的课堂充满了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由于任务是分给小组的,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收集资料、制作幻灯片、讲解等不同任务,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还有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制作幻灯片、下载视频,有了意外的收获。

“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我的创新,而是我们郑州五中近年来一直坚持的教学特色。”谈到自己学校的教学理念,黄艳荣显得颇为自豪。“我们五中从生源来看距离名校有很大的差距,正是这种先学后教、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搭建了平台,许多学生因此考入了理想中的大学,学校的中招和高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很高兴能见证学校的腾飞,也很感谢学校促进了我不断进步。”

“课堂因我们而改变,教育因我们而改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和缔造者,只有我们去做了看似微乎其微的改变,才能不断累积出翻天覆地的改革,因为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黄艳荣希望今后坚持并扎扎实实地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努力培养出具有科学研究精神、能仰望星空、充满想象力的年轻一代。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