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
散文
新书架
郑州地理
兽面纹铜方鼎
随笔
域外见闻
lh35167
lh3415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域外见闻

两种稀奇的住宅

老 曹

在美国圣迭戈,我见过两种稀奇的住宅。

一种是建在荒山野岭里的独家住宅。这与咱们国内某些深山里独居房屋不同,因为有的山民独居深山窝里,往往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是无奈的选择。他就在那里开荒种地,自产自食,过着与世隔绝的穷困凄苦的生活。圣迭戈山野的独居民,只在那里建房居住,每天要开车到市里上班,面包、果蔬及肉蛋等食品,都是从市里商场买回来的,自己并不生产。

这种独居住宅,远离城市的居民社区。山坡上或山洼里,几百米几千米之内,除此一家,尽是灰色的石头及石头风化粉碎了的大颗粒沙土。远远望去,那些露出地面的石头,小些的像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海狮海象,大些的像是一头头卧那儿反刍的骆驼野牛。

圣迭戈,一年中多为旱季。阳光烈焰似火,晒得石头及沙土都热得烫手。山上山下,没有一棵树木,没有一株绿草。只有到了短暂的雨季,石块的下面、坑坑洼洼里,才会长出青青的野草,还会开出白的黄的小小花朵。尽管稀稀拉拉,这里一小片,那里一小撮,却把在漫长的旱季里像是没有了生命的荒山一下变活了,有生气了。瞭望那座在山坡上或在山洼里孤独的红房子,才忽然觉得它挺浪漫,挺富有诗意。但好景不长,雨季匆匆而过,漫长得似乎永无止境的旱季又返回来了。那不多的野草和灌木,很快又变黄、干枯,在亮得刺目炙热似火的烈日下,几乎要自燃。这时候的荒山,就只剩下一个绿色的小点了,这是房主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开荒换土,天天浇水,栽种的一小片树木。这小小的一片绿色,好像是抽象派画家,在他大幅的画面上特意点上的那么一笔,让人难以看懂,琢磨不透。

这类住房,都是建在内陆,即距离海边远一些的山区。临海地区,虽然也曾经是山石嶙峋,遍野沙砾,但那里气候好,冬暖夏凉,早已被开发了,成了房价昂贵的居民社区。

有人说,老美爱孤独,看来的确如此。古时候欧洲某些王公贵族,在远离城市的山岭上建立城堡,那是有许多佣人为其服务的。如今这些白人老美,在荒山野岭建造的孤独住房,并不很大,没有佣人,一切全是自己动手。自家发电,自家打井,自己一早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城里上班,有的还要开车接送上学的子女。但为了享受这份寂静,他丝毫不嫌麻烦。

这种住房,我只是在公路上的汽车里,远远地十分稀奇地注视过。

还有一种是建在森林里的住宅。这也是一种实在够孤独的住房,因为在自家的门口,根本看不到别处的房子,也听不到别处的“鸡鸣狗吠”,好像这浩瀚的林海里,就只有他一户人家。

那片森林住宅,其实也是在远离海滨的内陆山区,不知开发商花了多少钱,费了多少力,才把那么大一片山石嶙峋的山野,变成了茂密的林海,在林海里稀疏地建起一座座豪宅。

这天,我们的汽车在绿波荡漾的林海里穿行,时而坡上,时而坡下,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不时见到路旁或一条岔道上露出一片房子。后来又开上一条岔道,终于在一片红房前停下车。

这是女儿以前的同事不久前买的豪宅。上千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完全是一层建筑,占地好大一片,由于门面朴朴素素,因此看上去就像一个科研单位,或者一个微软的小工厂。但房子里面设计之好,则让人叹服了。虽然房间很多,但无论大小客厅,各个住室、健身房、娱乐间以及厨房餐厅,都设计得错落有致,不是简单地划分。在一个房间的门口,看不到别的房间门,也听不到其他房子里的声音,即使住有十口八口人,整个房子里亦然会清清静静。房间装修简洁艺术,高大敞亮,电动窗帘,不管哪个房间,都让人觉得非常舒适。

院子更是大得惊人。没有院墙,也没有铁丝网,只能从种植的花草与果木树上,从清扫的地面上,看出住宅的范围。后院有花园,花园的坡下,有一个网球场,大概是因为搬来不久,尚未修好。网球场的坡下,是一个碧波粼粼的湖,有几十亩地大。湖对岸的树林里,有一处房子隐约可见,这湖可能是两岸人家共享。岸边停有一只小木船,女主人说,上大学的儿子周末回来好撑船玩,到湖里游泳。湖水清澈,我问水里有鱼吗?她说有,有的还很大,她弟弟常在周末来钓鱼。她们俩口都忙,公司的事务多,还顾不上玩。

我真为她们俩口感到遗憾,可惜了一处好山水。因为圣迭戈除了茫茫无际的大海,是难得有一个淡水湖的。

参观回来的路上,女儿告诉我,这个房子原来是一对白人夫妇住的,子女大了,在外地工作不回来住。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超市和家庭医生都离得远,生活很不方便,便决定卖了这座豪宅,到居民较多的社区买套小点的房子住,还可以省下一大笔钱供养老用。据说美国有不少老人都是这么做的。

其实,女儿的同事也只有他们俩口子住这房子。他们就一个儿子,上大学住校,将来在哪里工作还难说。他的父母,情愿住在老年公寓那一间只能放下两张小床的居室,也不愿意住这大房子,因为公寓里有十多位中国老人,成天在一起说说笑笑,甚是开心,喜欢热闹的母亲,觉得还是住在老年公寓里生活愉快。

见识森林豪宅,我虽然感叹“还是地广人稀好”,但也觉得这豪宅只宜度假,不宜久居。人太多的喧嚣让人心烦,但是人过少了那种寂寥也会让人受不了。

我想女儿的这位同事,大概是要过一过豪宅瘾吧?也或许是为了赌口气。据说,20多年前,他们俩口来美读研究生时,有了一个孩子,为了完成学业,白天上班时只好花钱把孩子送给别人带。但当时收入太少,难以维持生活,于是下了班就去饭馆打工挣钱。但半夜下班回来时,又累又瞌睡,开着汽车几乎睁不开眼,汽车一路摇摇摆摆,不知出过多少危险。他们终于苦尽甜来,现在自己开了生物研究公司,当上了老板。这或许正是他们要买豪宅的原因吧!要让老美看看,中国人同样能干,能挣大钱,也能住上过去只有他们白人才能住得起的豪宅。

不过,我总认为,等到他们年老行动不便时,甚至等不到那个时候,过了把豪宅瘾,当感到寂寥难耐时,也会卖掉这所远离“人间”的住所,走出孤独和神秘,回到富有人气的地方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