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新闻导读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本报今日推出“三大主体工作”之“三走进三郑州”系列专题摄影报道
以更大干劲建设惠济滨河田园新区
上街区:全域升级 美丽嬗变
全省筹资1350万元
资助高校困难新生
打造平安和谐的幸福家园
中央统战部领导莅郑调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平安和谐的幸福家园
——郑州市创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纪实

本报记者 陈 思 王 红

夏日的绿城,安定祥和,生机勃发。繁华的城市,宁静的乡村,处处是盛世和谐、欣欣向荣的优美画卷。

5月31日,郑州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这一荣誉是国家在政法综治领域设立的最高综合性奖项,由中央综治委、中央组织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四年评选一次。评选标准包括公众安全感、平安创建、严打整治、防控体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社会管理工作等多项指标。

此项殊荣既是我市政法综治工作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市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最高褒奖。

一切绝非偶然。多年来,郑州市大力倡导“务实综治、责任综治、网格综治、创新综治”,破解了一大批长期困扰社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新路子。

打防结合:

营造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

预防和打击犯罪,是政法系统义不容辞的“主业”。

近年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综治和平安建设经费的保障力度。全市按照“抓基层、打基础、上台阶”的理念,夯实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壮大基层力量,强化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为打造“平安郑州”,市财政每年投入17.9亿元专项建设资金。

为强化科技防范,我市启动实施“天网”工程,将技防建设纳入为民十大实事,每年市财政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3.5亿元,构建全天候全覆盖视频监控体系。

为加大巡防力量,我市每年出资1.2亿元组建了每个社区不少于9人,每个乡镇(街道)不少于15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全天候地开展巡逻防范。

在科技防范的同时,郑州市实实在在打击犯罪,实实在在服务市民。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从2007年起,市公安机关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四严一创”活动。

“命案攻坚”、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打击“假农资”、围剿“假冒伪劣食品”……据统计,四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综合打击效能、“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打击经济犯罪四项指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全省第一。一系列专项行动的开展, 有力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群众安全感的提升在两组数字对比中得到体现:

24.32%、12.86%、8.57%、2.35%, 这几个看似平淡的比例数字,正是郑州市2007年至2010年四年间刑事案件发案率的下降曲线;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市公众安全感从2007年上半年的84.4%提高到2010年底的95.32%。

2012年,全市刑事案件总量同比下降13%,命案发案率同比下降13%,群众安全感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前列。

如今,全市划分为110个巡防网格,公安、巡防、武警全天候巡逻防范,日均刑事类警情始终控制在80起左右,远远低于周边其他省会城市,郑州成为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检察机关建立“一站式检务中心”,持续开展“五进”千家行大走访活动,先后走访企业263家,帮助基层解决问题80余件。

法院系统开展“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审结案件560件,追回工资1000余万元,建立社会法庭126个,调处矛盾纠纷8000余件。

司法部门组织13支群众工作队、220余名机关干部、490余名司法所工作人员、9500余名人民调解员融入三级网格,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791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9560人次,开展群众法律服务90余万人次。

艰辛付出得到真诚回报。2009~2012年郑州市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省辖市”。

生活在这座城市,郑州人会说,我们感觉很安全。

润物无声: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大禹治水疏堵结合”,社会管理更需如此。

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阶段,(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