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集聚产业新优势 绘就发展新蓝图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资源大县崛起新的经济增长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安县产业集聚区
资源大县崛起新的经济增长极
河南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厂景
60万发电机组
新城概貌
洛阳安轮铝制品有限公司
新安电力集团

本报记者 裴其娟 文 李焱 图

核心提示

产业集聚产生的裂变效应,使新安县产业集聚区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2012年度营业收入完成4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7.5亿元,税收完成4.37亿元,全区年税收入库贡献率占全县的50%以上。已经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新兴的铝工业基地、中原经济区(河南)100张名片之集聚区和全省最佳投资环境区。

近日,记者走进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处处都能感受这里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年销售收入数十亿元的“大块头”企业集聚效应明显,不断“前伸后延”的产业链带动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资源大县

惊人一跃

“如果要给全省各县(市)的经济排座次的话,除了巩义、偃师,恐怕就要数新安了。”说到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党委副书记王晨华十分自豪。

新安县是资源大县,煤炭、硫铁、铝矾土、石英石以其储量大、品质高、易开采等特点,被誉为“新安四宝”。新安煤炭总储量18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硫铁矿储量2.2亿吨;硫黄产量、质量均居全省第一位;铝矿石及耐火粘土总储量3.8亿吨,为河南铝土工业主要原料基地之一。

新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九朝古都洛阳20公里,距洛阳航空口岸35公里,距省会郑州120公里,地处欧亚大陆桥上,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横贯东西,并有五个铁路货运中转站台,3条企业铁路专用线,拥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改革开放以来,新安县以资源为依托,利用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横贯东西,县内有5个铁路货运中转站台、3条企业铁路专用线等交通优势,铝金属加工、钛合金材料企业异军突起。

撬动新安县经济腾飞的支点,是5年前新安县产业集聚区的成立,根据当时省政府的批复,县城西部19.92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产业集聚区管理,这里共有9个行政村、居民6万余人、产业工人2.6万人。主导产业定位为铝金属精深加工、钛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功能布局为:“一带一心四园”空间结构,一带为沿涧河滨河生态景观带,一心为综合服务中心,四园为:能源和铝工业园、铝精深加工园、新材料园和仓储物流园。发展目标是: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以上,2020年达到1500亿元。

新安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以来,把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城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积极运作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推进“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步伐,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产城互动集约发展

驱车新安产业集聚区,宽阔平整的主干道,整洁有序的环境,水电气暖配套齐全的商住房,无不彰显着一座产业新城的崛起。

在产城互动方面,新安县产业集聚区采取“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的办法, 运用“BT、BOT、PPP”等模式破解资金难题,积极搭建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自2009年以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亿元,共实施千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50个,建成道路28公里,配套管网23公里等;总投资25亿元的产城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2亿元的物流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学校、总投资1.8亿元的辛庄安置区等项目正在建设。截至目前,建成22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变电站2座、天然气站1座。初步形成了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格局。2.07平方公里的产城一体化区内,“二河九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已完工;24栋廉租房已交付使用,辛庄新型社区8栋多层、6栋高层主体已封顶,昶盛置业8栋高层主体已完工;学校、医院、幼儿园、垃圾中转站等配套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

特色凸显的铝钛加工业

谈到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铝,然而,新安县正在以不断增加的产能成为铝精深加工的后起之秀,目前,新安县的铝年产能已达185万吨,占全省的62%。

围绕铝精深加工及钛主导产业,新安县产业集聚区采取培育龙头提实力、引资引智延链条的思路,壮大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区内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9家,其中主导产业铝钛的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16家。

近年来,铝钛加工产业“扎堆”落户新安产业集聚区,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8个,总投资280亿元,已完成投资165亿元。投资85亿元的年产65万吨铝板带箔一期项目、投资6亿元的年产3万吨石墨化阴极项目、投资26亿元的2×30万机组项目、投资5亿元的万基控股粉煤灰项目、投资1.5亿元的河南亿丰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亿个铝制瓶盖项目、投资5亿元的洛阳安轮铝制品有限公司轮毂一期项目、投资2亿元的洛阳万基特种铝合金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铝棒项目等25个项目建成投产;投资85亿元的年产6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二期项目、投资18亿元的年产40万吨氧化铝项目、投资16.9亿元的博然铝业年产5万吨铝型材项目、投资12亿元的瑞翔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铝板带及铝箔项目、投资16亿元的年产1.5万吨海绵钛项目、投资18亿元的年产24万吨氯化钛白粉项目等13个项目正在顺利推进,投资56亿元2×60万千瓦机组、总投资37.7亿元的二期100万吨热轧、总投资39亿元的20万吨航空中厚板、总投资35.5亿元的40万吨冷轧项目等10个项目计划2013年开工建设,投资1亿元的钛加工项目、投资3亿元的英联易拉罐项目、投资5亿元的大板锭项目等10个已签约或正在洽谈中。全区现有铝年产能为185万吨,占全省的62%;已建及在建海绵钛产量2.5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19%。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煤—电—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条。

集聚效应带来的是工业的“裂变”。2009年至2012年,新安县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税收、实际到位省外资金累计分别为1494亿元、273.8亿元,89483人、26.8亿元、53亿元;平均增速分别为10.5%、15.8%、8.6%、8%、25%;与2009年相比,上述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县比重分别提高了8%、9%、5%、6%、15%。2013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预计完成126亿元,占目标任务506亿元的2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8.9亿元,占目标任务112.5亿元的25.7%;税收入库预计完成1100万元; 财政收入预计完成400万元,占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36.7%。

集聚区的发展,靠的是服务。在新安县产业集聚区,“超前服务、跟踪服务、主动服务”的理念由来已久。在管委会领导和招商负责人的办公室里,都挂着写有“项目建设倒计时”牌子。管委会专门成立外商服务中心、项目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完善项目服务承诺制、全程代理制、限时办结制等系列服务制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在规划选址、报批和落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程提供“一条龙”服务。

前伸后延

拉长产业链

提起位于新安县产业集聚区的洛阳万基控股集团,在新安县无人不知。这个铝金属生产加工企业“航母”总资产超200亿元,居中国500强企业第296位。2010年,在洛阳万基控股集团厂区内毗邻铝锭成品车间的10亩地上,一家专门生产铝合金汽车轮毂毛坯的企业——洛阳安轮铝制品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万基生产的铝锭进入安轮的生产车间只需几十分钟,加工成汽车轮毂毛坯后,将来可利用近在咫尺的万基铁路专用线,直接出口到北美、日本等地。“这种上下游产业链无缝对接的生产模式,正是吸引我们投资的最大优势,仅这一点,就能降低一笔可观的运输成本。”公司总经理、台湾人林庆杰对记者说。

近年来,新安县产业集聚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按照“三加快、两确保、一率先”总体要求,以打造全国铝钛产业为总目标,以求突破再提升为主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链条式延伸、集群式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招商选资、产业集聚方面,从“广度”上下功夫,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打造产业链上,从深度上做文章,通过产业链条的前伸后延,把其所蕴含的价值“吃干榨尽”。1吨煤变成电,创造了3倍于煤的产值,再变成铝,又增长了3倍的产值,再通过铝的精深加工,可增长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产值。同时,煤炭的废渣又做成了粉煤灰砖和水泥,每年从废渣里也能“拣”出几亿元的产值。

“一个个项目的梯次落地,产业链的不断拉长,使新安县产业集聚区的铝、钛产业向精深加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新安县乃至洛阳的铝、钛产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新安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

点评

化资源优势

为经济优势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 杨建国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创新思维,集聚合力,从产业链里深度“淘金”,走出了一条产业链动发展的崛起之路。

从避免将资源“坐吃山空”到穷尽心思 “吃干榨尽” 产业链,新安防患于未然,转变发展方式,在产业集群培育过程中,一方面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加大科技研发,提高对资源使用率,在规模上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围绕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理性招商,培育龙头企业,吸引关联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集聚,缩减中间成本,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在产品层次和技术水平领行业之先。

企业扎堆入驻,既是对新安产业集聚区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的认可,更是得益于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产业链条。生产要素集聚,创新要素集聚,生产链条日益完善,这也为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实行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提供了可能。在产业链的带动下,新安县产业集聚区逐渐发展成为吸纳产业转移的强磁场。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是一大跨越,其前提是县域经济本身必先成为一张名片,具备“择优”的产业实力。对于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承接产业转移更需提高项目入驻门槛,注重项目的成长性、带动性,进而激发产业链的活力以及内生力,推动产业“裂变”。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将品质服务贯穿产业链招商的始终,强化基础设施,创新招商手段,“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相得益彰,产业集群效应峥嵘已现。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契合、互动,新安产业发展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