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婚生育新规的社会考量
贴电梯事故免责公告是法院不懂法
妇联发防狼手册
教育部还在沉默
火灾逃生之“门”
何时不再关上
学生午餐被收“回扣”
办事大厅午休清场
是浓浓的“官本位”
小升初考试“神题”
到底要考什么?
以辩证思维
化解偏激情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升初考试“神题”
到底要考什么?

小升初考试“神题”

到底要考什么?

央视《共同关注》节目日前播出了“网曝广东小升初‘神题’难倒不少成年人”,节目中公布广东华师附小今年小升初的题目:要求猜出5个成语,第一道题是20除以3,第二道题是1除以100或者叫做百分之一,第三个叫做9寸加1寸等于1尺,第四道题12345609,第五道题1、3、5、7、9。给出的答案分别是:陆续不断(或六六大顺)、百里挑一、得寸进尺、七零八落、举世无双(或天下无双)。

如此“神题”,有多少孩子能答得上来?就是成年人也纷纷表示:“神题”看后一头雾水。

这不禁让人感叹:“神题”究竟要考什么?用成年人都不一定能答上来的题来考小升初的孩子,意义何在?也许出题的老师认为这样的题目增加了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事实果真如此吗?

说“神题”增加了知识面,其实恰恰是对知识两字的片面理解。难道说知识就是多背几个成语、多懂几句古文名言吗?在没有给出语境的前提下学习成语,只会造成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熟背成语,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成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将来会贻笑大方。除此,对自然界的了解、对历史的认知、对科学的探寻以及对社会的解读等自然人文知识的掌握比起“神题”来似乎更能检验一个孩子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靠“怪题”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怪才”,我们不能遏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但也不能文过饰非,以增加知识面来为“神题”正名。

所谓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可见,逻辑思维能力看重的是思维运行的过程,而非仅仅只认结果。但想要正确解答出“神题”,就需要以将这几个成语烂熟于心为前提,否则就算你有多么严密、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枉然,如此一来,所谓锻炼学生的思维,其实考察的还是成语。既然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思考、解答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就应该想办法考察孩子在解题时的思维运行过程,也就是说,只要孩子能清晰、圆满、合理地解释自己给出的答案,做到自圆其说,就算正确作答,而不是一定要用非此即彼的所谓标准答案来判断对错,粗暴地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那么,既然是选拔性的考试,又何来“锻炼”之说?锻炼应该贯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让孩子在关口的考场上锻炼,岂不是和让士兵们去战场上练习军事技能一样?不同的是,一旦失败,士兵们失去的是性命,而孩子失去的则可能是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以创新之名而伪创新、乱创新,甚至不惜哗众取宠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用偏题、怪题难为孩子,博取公众眼球,如此下去,考倒的不仅仅是孩子,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