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夜幕惊魂》
打出喜剧牌
市检察官文联换届
用镜头记录戏曲史
豫剧电影《天职》开机
突破“门第” 守望爱情
角逐“文华表演奖”
“走进台湾”戏迷打擂
夏日绿城听琴音
文博单位免费开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镜头记录戏曲史
台上台下 梁冠山 摄
《戏乡》封面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同是摄影,有人喜摄良辰美景,有人爱拍人间百态。出生于1946年的梁冠山热爱摄影,尤其喜欢拍摄剧团、演员,热衷于用镜头抢救豫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被誉为“戏曲纪实摄影家”的梁冠山。

“我父亲在剧团工作,我就从小爱看戏。”梁冠山说,1982年,自己有了第一台相机,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跟剧团、拍演员,这一“业余爱好”一直坚持了30多年。

“这么多年,我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梁冠山告诉记者,在研究摄影技术、不断提高摄影技巧的同时,他跑遍了新密400多个村村寨寨,奔走过市内外600多次古庙会、交易会,除了无数次跟着剧团“上山下乡”,还曾到北京、洛阳、开封、周口等地收集相关资料。他曾步行十几里路,翻山越岭,就为了拍一场戏。乡村演出地点一般都很偏僻,路不好走,很多次天黑下雨,滑倒了、掉进沟里,但是只要没受重伤,他都会爬起来继续赶路。

梁冠山曾在新密市委宣传部、新密日报社、新密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就职,30多年来拍摄照片30多万张。2011年5月,看到戏曲事业逐渐走向边缘,痛心不已的梁冠山决意编辑一本名为《戏乡》的图集,把自己几十年来拍摄的纪实资料展现出来,希望能为豫剧事业做一点贡献。

画册《戏乡》收录了梁冠山几十年来拍摄的近千幅以戏剧为主题的照片,分52个部分,涉及100多家剧团、2000多位演员。书中介绍了豫剧的起源、历史沿革、风格流派、主要剧目、角色行当、台步、表演技法、板式等等戏曲相关知识,还反映了演出团体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剧团和艺人的生存状态、广大群众对戏曲市场的反映等内容,可读性强且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填补了国内以纪实摄影的方式记录、反映豫剧发展历史的空白。梁冠山也因此被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称为“戏剧界的功臣”。

梁冠山现在还保存有1000多个胶卷,“拍的都是戏”。数码相机普及后,他的摄影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他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集中起来,建了一个摄影博物馆,收藏了数万幅与戏曲相关的图片以及摄影器材等,“也算是为后人、为戏曲留下一点东西。”梁冠山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