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面对不法侵害,不能总是“忍气吞声”
4分钟发布会
不只是透明度问题
“聘礼地图”折射怎样的婚恋观
禁止临时工执法
是法治应有之义
投7亿元为员工建房:符合政策
中国节日应“中国式”过
生命教育应当重视起来
“反腐影响经济”之说
太荒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面对不法侵害,不能总是“忍气吞声”

近日,网上经常曝出地铁里女乘客被骚扰的事件。昨天北京公交警方发布安全提示,女性在夏季乘坐地铁、公交尽量不要衣着过于暴露。如遇骚扰等不法侵害,不要忍气吞声,应立即报警。(6月4日《新京报》)

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人遭遇不公平待遇,很少去反映、去“理论”,而是默默承受。甚至遭受不法侵害时,也往往是忍气吞声,缺乏依法作斗争的勇气。类似现象,生活中并不鲜见。

分析其中原因,纵然有社会因素,恐怕事情传扬出去,对自己对家庭名誉不好,而且还不一定公正解决,特别害怕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局,不得已,只能忍气吞声。

其实,面对不法侵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打消思想顾虑。古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和保障的。任何人只要犯了法,都将会受到法律的惩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又有什么担心的呢?相反,如果遭受不法侵害,还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不但自己的权益得不到维护,正义得不到伸张,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也纵容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讲究方式方法。面对不法侵害,有见义勇为、斗智斗勇、报警等多种与作斗争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安全、最有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同时,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是我们的根本目的。特别是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双方力量悬殊,尽可能避免针锋相对的斗争,不妨采取迂回策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报警,既避免再伤及无辜,又为警方尽快破案赢得时间。

形成良好氛围。当不法侵害发生时,一些民众由于缺乏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不敢出手相助,而是冷漠旁观。其实,这种情况下,不法侵害也是在挑战公众良知,所有在场的人都是受害人,只是伤害方式和结果不同而已。假如面对不法侵害,像过街老鼠一样,每个人都勇于站出来,“吼”一声,群起而攻之,也许不法分子就会灰溜溜地逃走。如果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全社会形成了良好氛围,对不法分子是一种心理震慑,违法犯罪现象就会大幅度减少。

面对不法侵害,忍气吞声不可取,依法维权有保障。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既是法律赋予的义务,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人都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社会秩序就会越来越好。 申国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