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知味
新书架
博古斋
随笔
绿城杂俎
lh367
lh368
lh3516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博古斋

关于粽子

(2)

陈永坤

粽子俗:粽子是节日食品,以前也曾作过祭祀食品,又历来是一种馈赠的礼仪食品。还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寄托。如端午纪念屈原结婚送粽子象征“种籽”,旧时赶考送以包成笔形的粽子预祝“必中”。至今江南的城乡,在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都时兴做枣粽给考生吃,枣粽谐音为“早中”。而最有意义的要数端午的“敬老粽”。

粽子谜:民间谜语中有关粽子的颇多,或借物喻人,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或拟人或谐音,有白描,也自成故事,比如“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牙) 门。”此谜采用拟人、比喻、谐音三种手法。把粽叶拟成竹叶郎,而将粽米拟成珍珠女,把下锅入水戏喻投河自杀,把绳索捆扎曲解为吊颈,“衙门”则谐音“牙门”,机关暗藏,而整个谜面自成一体,像个小故事,编排了一出千金女爱富弃贫最终被谴责嘲弄的讽刺喜剧。粽谜中也不乏模仿第一人称口气编写的,这种拟人之法更是具有独创的隐趣,耐人寻味。如“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谜中“我的悲惨遭遇”丝毫不逊于当今的“妻管严”,让人忍俊不禁。

粽子歌:“小脚粽子棕叶包,托在手心三个角儿翘;锅里烧十滾,粽子翻个身,汤绿稻花香,门口站着盼儿的娘。”这首歌谣是运河边的浣衣女们唱的,朴素而轻盈。烧肉粽是台湾粽子中的佼佼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