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八旬中药师为“老驴干粮”正名
女教师绘出新郑版“清明上河图”
新郑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
巩义专项清查住宅维修资金
中牟首推“红黄绿”执法
新密劳动保障协管员上岗
巩义投资千万元升级电网
新密千余党员集中测试
巩义夏收夏种基本结束
端午小长假引领
荥阳旅游小高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历时8个多月
女教师绘出新郑版“清明上河图”

本报讯(记者 高凯 通讯员 刘象乾 孙丽萍 文/图)风姿婀娜、仪态万方的荷花仙子,七折八回的九曲桥,绿树掩映的郑声苑,历史悠久的琴瑟宫……这些本是新郑郑风苑内的美景,却在新郑女教师王云笔下变成了一幅长达8米的钢笔画素写,不少人还把王云的作品称为新郑版的“清明上河图”。于是,记者慕名来到新郑市造访了她。

昨日下午,记者在新郑市实验小学见到了王云。她说:“创作灵感来了,便一气呵成把整个郑风苑的美景搬上了画卷……”王云今年三十出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在新郑实验小学教美术课。去年9月,王云开始创作“郑风苑”,当时,她所在的学校正在进行一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教研改革,美术课老师每周二可外出写生。之后,王云把外出写生的地点选到了郑风苑景区,并在写生创作过程中突发奇想:新郑的郑风苑至今没有一张完整的全景图。于是,她每天至少抽出一小时来创作“郑风苑”,一直坚持。

为了全画面体现郑风苑景区,王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在构图过程中,为确保郑风苑里的景物、景点成比例、协调地放置于画面中,她到郑风苑景区用相机拍照,然后再细细地和画面中景物进行对比、修改。以及,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郑风苑实地创作和反复调整画面中景物的位置、比例等,直到整幅“郑风苑”完成。

图为王云老师在向孩子们介绍自己创作的“郑风苑”画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