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掌故
文史杂谈
绿城杂俎
新书架
散文
郑邑旧事
lh369
lh35169
lh36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绿城杂俎

闲话理发

陈永坤

三千多年前的西周与春秋时代,人们就注意梳理头发了。《诗经》云:“予发曲局,薄言归沫。”就是说,当你头发蓬乱的时候,快去把它梳理一下。

汉代出现了专职理发师。据《颜氏家训·勉学篇》上说,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理发业已经相当发达了。“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的“其比如栉”一句里说:“栉,理发器也。”古人有辫子,对于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因而称呼各异。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没有辫子还叫“剃头”有些不合适,于是改叫“剪头”、“推头”。

在清朝初期,剃头的并不是什么行业,而是推行剃发令的官差。那旗杆上的钢刀布原来是道圣旨,上面写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字样。随着时代变迁这道圣旨便被“荡刀布”所代替了。剃头行业里还有套行话,如从事剃头的叫“取三”,取自满音。另外,男活叫“瞧背”,女活叫“八条”,剃的样式叫“帽缨子”等。早期理发业因种种忌讳,很难看到女“剃头匠”的身影,那个年代最讲究的就是男人的“威严”,高高在上的头,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女人用手摸的。

现在,当人们走在街道上,看见远处有一个不停旋转的三色灯柱时,马上就会知道那里是一家理发店。这种三色灯柱是世界理发行业的标志,是从国外传进来的。过去西欧国家的理发师,是兼任外科医生职务的。他们就在理发椅上为病人放血。为了说明这种身兼二任的行业,理发店画着独特的标志:红、白二色相间的柱子,下面吊着一个半圆形开口的铜盆。这三者都与放血有关:“红”代表血,“白”象征绷带,铜盆是盛血的容器。后来,理发师虽然不再替人拔牙和放血了,但这一标志却一直流传下来。至于蓝色,据说是美国理发师加上去的,为了与美国国旗上的颜色一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