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集聚产业新优势 绘就发展新蓝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汽车产业园撑起半边天
打造专用车第一品牌园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陕县产业集聚区
汽车产业园撑起半边天
打造专用车第一品牌园区
骏通全景图
广瑞设备安装
骏通水泥搅拌车
骏通油罐车
产业分区图

汽车产业园撑起半边天

打造专用车第一品牌园区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范建春

核心提示

招商难是目前国内产业园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有着一定工业基础的陕县来说也不例外。为此,县委书记高永瑞认为,如果陕县能够抓住一个企业并将其做大,然后以此向外延长产业链条,那么,主导产业就会带动整个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招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正是在这种思想主导下,一个最不像产业集聚区的地方诞生了最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园区。

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发展

以主导产业拉动产业集聚

6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陕县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在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的装备车间,一台大型机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清林介绍说,这是一台12米长的一次成型转弯机,可一次转弯2500对。目前,这样的机器在国内只有两台,另一台在长沙的三一重工。

“其实这不算什么,骏通还拥有很多项的国内领先技术,比如我们引进的英国多轮驱动技术,填补了中国多轮驱动列车产品和技术的空白,尤其是为沙漠、沼泽、矿区等复杂路面情况下军品运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对军队作战装备的水平提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复杂道路情况下的民品运输提供了很好的产品平台和技术解决方案。再加上其他几款很有竞争力的产品,到2015年,预计公司的总产能达到8万辆、年产销量达到5万辆、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骏通公司的豪言壮语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在张清林的介绍中,目前骏通公司拥有多个国内第一:国内首条采用电脑控制的钢板开平线,可减少人员70%;国内首条采用履带传送的自卸车总装流水线;国内唯一且规模最大的自卸车上涂装流水线;国内首家自卸车车厢采用抛丸处理,大大增加了油漆的附着力;由骏通公司自行设计,德国制造,世界唯一的自卸车厢体一次成型设备;等等。

陕县副县长王彦凯告诉记者,陕县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以龙头企业为产业基础引领发展起来的产业园区,因为在整个产业园区的规划中,县里一直坚持以企业为主导进行产业规划。以骏通公司为龙头企业的产业园区围绕着汽车产业的上下游展开产业链条,一个在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园区也呼之欲出。

“企业的发展肯定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所以,我们产业园区的规划以企业为主导,既保证了企业能够紧紧抓住市场快速发展,也保证了园区的发展定位准、接地气。”王彦凯说。

县委书记高永瑞则认为,产业园区的根本是企业,如果陕县能够抓住一个企业并将其做大,然后以此向外延长产业链条,那么,主导产业就会带动整个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尝试组团式发展

汽车产业园区在探索中前进

采访中,记者感觉,如果把眼光扩展到整个河南的产业集聚区,那么陕县的产业集聚区看上去是最不像产业集聚区的,因为在这里,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是分散的,是有各个产业园区“组团”而成的。这就是陕县产业集聚区的“组团”发展模式。

所谓“组团”发展模式,是指以各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园区”形式共同组成了产业集聚区,通过配套的产业链条关系,让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把项目引到集中开发的区域,实现多方共赢。这种“组团”发展的好处是,有效避免了产业园区内各种产业都有、各种产业又都不强的局面,实现了专业产业园区内关联产业的优势互补,通过延长主导产业的链条发展,推动集聚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县委书记高永瑞介绍说,陕县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上,一直倡导主导产业的集聚。经过多次考察、反复论证,县里决定依托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的产业基础,把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战略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同时,根据陕县原有的工业优势,县里又规划了化工产业园区等其他“组团”。这样,几个产业园区的“组团”共同形成了陕县的产业集聚区。不过,虽然在各个“组团”之中都有产业侧重,但是在陕县整个产业集聚区内,仍然确定了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这就是各产业“组团”集聚各自的产业链条,汽车产业“组团”则主导集聚区产业的大方向。

记者了解到,目前陕县产业集聚区内的汽车园区已拥有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201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工业增加值5.2亿元。园区内的骨干企业河南骏通公司,通过近几年的滚动发展,已具备年产5万辆专用汽车能力。今明两年,园区还将安排新上三个重点项目:投资15.2亿元,年产1万辆起重举升专用车项目;投资20亿元,年产1万辆多轮驱动专用车项目;投资5亿元,占地400亩的汽车主题公园项目。

除了汽车园区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区内的化工园区也已经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已见雏形,初步形成了1200万吨清洁煤、10万吨烧碱、10万吨PVC、10万吨氯乙酸、8万吨氯化石蜡等相关联产品循环产业链。

骏通公司副总经理张清林认为,这种“组团”模式使得在汽车产业园区内,企业和园区能够劲往一处使,专心围绕汽车做文章,其生产效率是大大提高,也使得企业敢于制定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规划,产业园区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坚实基础。

结合实际调整产业战略

煤化工升级为汽车装备制造

陕县产业集聚区是2008年12月成立的,是经过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聚区最初的定位是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但是随着招商工作的深入以及集聚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县委及时调整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目前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

据了解,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陕县针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县里多次外出调研、内部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及时调整战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为了紧紧抓住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结合陕县产业发展现状,县委认真分析了国家产业政策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掌握企业投资动向,紧盯行业领军企业、主导和优势产业开展招商,突出抓好一批有竞争力产业的集群式引进,形成“葡萄串”效应和“雁阵”效应,着力在陕县优势产业领域形成集群。

同时,集聚区确立了以围绕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为目标,以优化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为重点,以龙头带动、产业支撑、高端突破为着力点,加快引进并着力发展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煤盐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矿温泉开发、战略新兴产业等高成长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转化升级。

战略确定以后,还要重在落实。因此,县里又完善了产业园区项目推进的工作机制,重点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联席会议审批备案制,项目服务无偿代理制,限时办结制,招商引资工作动态周报月报制度,招商项目首报确认制度,招商引资季督查、年终总评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

县委书记高永瑞说,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我们及时调整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是对的。在我们确立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后,以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为主的主导企业其自身发展速度和相关带动作用明显,该公司已经具有年产5万辆专用汽车的制造规模,能够生产自卸车、半挂车、罐式车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批量出口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安哥拉、秘鲁等欧洲、中亚、非洲、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他们的单厂产能已跃居国内首位。

政府放权只做服务

软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合力

记者在陕县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园采访时,正巧遇到了前来征求企业对园区服务建议的县工业与信息化局局长马金明。

马金明告诉记者,目前汽车产业园的二期工作已经列入日程,他们过来就是了解一下各家企业目前的运营状况,以及在下一步的厂房建设中有哪些需求,好让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能够合理衔接,保证各家企业不会因为二期工程的建设而影响企业自身的计划。

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清林也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件事:目前,国内有3家做得比较好的汽车产业园,一个在湖北的十堰,一个在山东的梁山,一个在辽宁的铁岭。为了做好陕县的汽车产业园,县政府专门和骏通公司一道去这3个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从企业的视角分析各自园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以企业为主导确立了陕县汽车产业园自己的发展战略。“我没有想到我们的意见会在园区的建设中受到如此重视,政府的放权让产业园区能够从市场经营的角度切入,作为企业我们受益匪浅。” 张清林说。

“我们承认我们的思想有些保守,所以,我们才越要做好服务,不能干涉企业太多。只有政府自己找出自己的短板,才能不断地强化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陕县副县长王彦凯说。

县委书记高永瑞表示,陕县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是要打造国内专用车第一品牌,建设世界上最优秀的汽车产业园区。计划到2017年,汽车园区的整体骨架会初步形成,产业链基本完善,专用车产能达到8万辆,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基本建成中西部地区领先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到2020年,园区产业规模和聚集能力大幅提升,专用车产能达到10万辆,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点评

将企业需求放在

首位才能更好发展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 杨建国

产业集群的养成,外靠招商,内靠培育。陕县因势利导,将重心放在培育本土龙头之上,针对现有专用车产业基础,在政府引导之外,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将企业需求放在首位,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最终,一个以骏通公司为龙头,上下游产业链条不断扩展的国内专用车第一品牌园区正在形成。

规划设计上,陕县政府进行适度放权,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之前,将龙头企业需求与政府规划相结合,以市场为基础,在整车制造区、装备及零部件制造区之外,辅以仓储物流区、商贸市场区和商住配套区,充分满足了未来发展需求。

汽车装备园建设上,陕县产业集聚区通过政企合作建区,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以整车带动零部件、推动相关产业集群集聚,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后续服务上,陕县充分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在前,带领企业前往优秀同类园区考察学习在后,通过对英国多轮驱动等公司核心科技的引进吸收,以更高定位、更宽视野、更高要求帮助专用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壮大、升级。

作为资源型城市,陕县果断转型,及时调整主导产业,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依托本地龙头,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崛起之路。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