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万家灯火
心灵驿站
城市表情
人生感悟
城市空间
全家助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城市表情

教孩子

学会爱

勉学文

这是我在实践中悟得的一个道理。

孙女慧慧小升初后便寄居我家,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学往返办有学生卡,每到双休日她爸开着小车接她去玩耍。每当这时,便想起我同她这般年龄上学时,每周都要往返步行九十华里回家背馍的情景,感到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当然,慧慧是不会知道60多年前的事情。现在在浓浓爱意中泡大的孩子,是否感到这是莫大的幸福呢?为此,我曾试探着问过孙女。慧慧很是不解地摇摇头反问道:幸福?莫非这也叫幸福?

我大惊,便循循善诱道,你看,你爸整天忙忙碌碌地上班挣钱供你上学,双休日还开车接你去公园,他是多么的爱你啊……

孙女很漠然地听着,良久才淡淡地说,这算什么呀?谁让他是我爸了……如果这也算爱的话,那爱也太平淡没意思了!

我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后来想想,也不能全怪孩子。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少了,你瞧瞧周围,谁家的孩子不是被无微不至的关爱所包围?苏东坡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这就是现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道理吧。

父母爱孩子本没错,但要让孩子懂得爱是双向的,或者说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原应一手承接爱的赐予,一手播撒爱的奉献。可惜现在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间不容发地向孩子倾注了所有的爱,把孩子的双手塞得满满的。殊不知,爱的堆积与过剩,反使孩子成了一个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是单向无条件的爱,将许多父母和孩子一同带入了爱的误区。

有时我想,父母和孩子虽有长幼之分,但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应该互相尊重和关爱。对于这一问题,有时候倒是孩子们更聪慧更敏感,对爱理解得更深更远。我曾问过孙女的同学,说你们什么时候感到父母是爱你们的呢?

我本没想得到他们的回答。这是因为连成年人都说不大清的问题,几个幼稚的孩子能回答出来?可没想到他们的回答却是那样的明朗确切。

一个女孩说,我妈妈患有支气管炎,每每咳嗽脸都涨得通红,我便跑去用手轻轻地拍打她的后背,妈妈缓过气来,总是微笑着说,还是闺女好,知道疼妈了……我听了特高兴,从那会儿起,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另一个男孩儿说,我爸爱在晚上读书写作。一次,我见他的茶杯空了,便为他倒了一杯水。我爸特受感动,只说了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时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

孩子们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讶然于这些孩子的聪慧和他们的感悟力。更感动于他们谈论这一问题的严肃认真和结论的果敢坚决。爱与被爱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且被具体形象化了。在被别人需要时,孩子们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爱意。爱是双向的,微小的爱意在彼此间反复地回响着,放大着,而变成一种巨大的轰鸣。当孩子们付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的同时,他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爱如果使用不当,譬如爱得过浓或溺爱,不仅没利,反而有害。爱的秘诀就在于:如果你爱孩子,那你就要教孩子学会付出爱,让他(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学着爱您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以后着想的卓识远见。如果你把孩子顶在头上,怕摔着;捧在手心里,怕捂着;含在舌根下,又怕给化了……早早地剥夺了孩子们感知爱的权利,而养出一个缺少爱的低能儿,这样的父母即使构不成犯罪,但至少也是家长权力的滥用,或许还要自食其果遭受报应。

在付出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也爱自然的孩子,成年后必是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