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
比金子还贵的白菜
夕阳楼
感悟秦岭
没什么东西是不能放手的
qhq3513
qhq351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感悟秦岭

安志伟

远远地望去,连绵的秦岭山峦叠嶂,褐色的群山隐入白色的云雾中,下浓上淡,像一幅悠远宁静的油画。正在感叹那种相机所拍不出的层次感,瞬间人和车便一起“跌”入了秦岭。高耸入云的山峰,崎岖的山路,潺潺溪流,沟壑山石,就这样山水相伴,汽车像一支巨大的圆规,绕着秦岭一座又一座的山脉,在山间画着大大小小的圆或半圆。孩子们早已打开车窗,让清凉湿润的空气盈满车厢。车外各种形状的叶子漫山遍野,各种颜色的鲜花盛开,与挺拔的树木交相辉映。藤蔓植物温柔地缠绕在高大的树木上,叶子碧绿油亮,更有松塔高挂、野果满枝。美丽的秦岭,既有北方山脉的雄壮,又有南方山脉的秀美。尽管道路曲折陡峻,不时让人惊心动魄,但满目的风景、清凉滋润的空气,令人目不暇接、神朗气清。

汽车绿海里穿行。我们任身子随着车子左摇右晃,让车窗外丰富饱满的色彩滋润着眼睛。满山遍野笔直的大树,跟原始森林似的。当汽车再次爬上又一座高峰时,朋友告诉我们:分水岭到了!怀着朝圣般虔诚的心下了车,举目四望,两边都是山,前后都是下坡,狭窄的山路蜿蜒在雨雾和碧绿中。路边高悬的交通提示牌上蓝底白字:秦岭顶。一侧山坡上,是一座黄色琉璃瓦的四角观景亭。对面山体,被灰色方砖砌成钝角形状,向两边延伸。墙体中间,黑底石壁,一边自右向左镌刻着四个金色大字“长江水系”,另一边自左向右镌刻的是“黄河水系”,中间是一条醒目的红线,红线的正前方立着一块界碑,上刻两个红色繁体大字:秦岭。这,就是中华大地的南北分界线地标!这,就是我们心中自幼就熟悉却又陌生的秦岭!凝视着这石壁、石碑、红线,心中充满了神圣和庄严感。孩子们早已双脚分立,做脚踏南北状。又不停地走过来走过去,体验着几步就从南方跨越到北方、又从北方跨越到南方的快乐。

沿着陡峭的小路,登上观景亭,四周是寂寂无人的幽静,满目碧绿,群山蜿蜒。洁白的云朵在蔚蓝了千年依然蔚蓝的天空中悠闲地飘荡,吹拂过唐诗宋词的清凉山风依然徐徐地吹来,透彻心肺,着短衣短袖者早已被吹得哆哆嗦嗦,匆匆地望一眼、留个影便飞快地钻进了车里。秦岭中的太白山气候异常、风云多变,据说在此行军,不敢敲鼓吹号,否则疾风骤雨会顷刻而至,甚至有人高声叫喊都会“召”来风雨。孩子们立刻安静了许多!沙沙沙——小青蛇在脚边轻轻地游走,啾啾啾——林间的小鸟自在地啼唱,清脆婉转地讲述着对秦岭的深情和依恋。

“试登秦岭望秦川”。秦岭以它的壮阔和美丽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都曾在这里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和向往。李白在这“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的秦岭,曾写出《登太白山》的感慨:“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苏轼对山中奇特的“太白积雪六月天”赞叹:“岩崖已奇绝,冰雪竟雕皱”;因言获罪的韩愈一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写尽了英雄失落的悲壮和苍凉;悲天悯人的诗圣杜甫沿着秦岭山路踽踽西行,朝着他诗歌创作的巅峰而去……历代才子不惜笔墨,尽情地挥洒对秦岭的感悟。站在秦岭,仰望这片多情的天空,深深地呼吸,任清凉滋润的空气顺着呼吸道轻轻地滑过,像一道无形的清泉滋润着大脑神经;伸展了双臂,想让这秦岭的天真地秀也渗入体内的每一个细胞。脚下,是古人曾经走过的山路;远方,是先贤们曾经眺望过的峰峰峦峦都写满了诗篇的山岭;眼前,仿佛晃动着他们登高赋诗的身影。而那忽隐忽现的云雾、优雅飞行的小鸟、枝头摇曳的树叶仿佛都在讲述着秦岭的厚重。恍惚之间,自己仿佛站在历史中……

下山了,我们都留恋地回首遥望。

离开了,厚重的秦岭却永远留在了心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