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21家生猪屠宰企业获授食品放心工程示范单位
“三力”项目促新密经济强力转型
警惕身边安全隐患
中国世遗数居全球第二
我市旅游协会拟设4个分会
盛夏观瀑小浪底
一个志愿者群体的责任和担当
地铁1号线装修预计9月底完工
5月农民专业合作社猛增2789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高品质都市党报
一个志愿者群体的责任和担当
——登封市户外救援队素描

本报记者赵新蛟李晓光通讯员韩心泽

6月22日,星期六。登封市启动“关爱自然,保护嵩山”志愿服务活动。类似的活动有时一个月就有多次。

嵩山太室山南麓,众多的志愿者队伍中,登封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的旗帜并不显眼,清垃圾,捡废品,队员们尽心尽力,只是时不时对身边游客的安全提醒,让人觉得他们与众不同。这支志愿者队伍的另一个名字便是赫赫有名的登封市户外救援队。

打开百度,输入“登封户外”,这支救援队的记载便扑面而来。

责任,从自发到自觉,缘于他们对家乡执着的爱

这是一个通过网络,由QQ、飞信、微信联络自发走到一起的队伍。“嵩威”“嵩山”“少林”“山村”“真实”“九号”“牵手”“小语”……是他们网络上的名字。

从2008年至今,登封市户外救援队参与了120余次与生命赛跑的救援行动,被他们救下的游客有300多人。

他们都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对嵩山地区救援救护队伍缺失的认知,首先来自他们的切肤之痛。一个个人迹罕至的山峰被征服的喜悦中,也不时出现有同伴受伤的现象,他们从中体验到了自救的困难和艰辛。

这是一群在嵩山长大的孩子,对嵩山、对家乡有一种本能的爱。当外地乃至国外游客纷纷慕名而至的时候,他们有主人般的骄傲和自豪。然而,每每听到有游客在嵩山遭遇不测的时候——“嵩威”说“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内疚和不安”。“嵩山”也坦言:总希望嵩山留给大家的都是美好印象和回忆,总想为嵩山做点什么。

队员们表示,这种意识在一段时间里反复出现,简直成了一种折磨。

2007年11月,河南省第一支由驴友组成的户外抢险救援队的成立给了他们启发。当年12月,登封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挂牌。经过几个月准备,次年5月,依托协会登封市户外救援队正式成立。

“嵩威”由一名建筑工人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建筑商,走南闯北到过很多地方。他经常被人问及关于嵩山、关于少林的事情,不止一次窘迫得直冒冷汗。他担任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后,讲这种难以释怀的经历,大家意识到热爱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

如今,在河南户外联盟网的登封板块,关于登封的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内容丰富。由“白丁”牵头对嵩山七十二峰的考证,有知识普及有亲历见闻,点击率高,被竞相转载。

从最初的六七个人到今天的40余人,这是一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队伍。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