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靓颖:
乐动郑州
郑州联通举办消防安全培训
郑州移动爱心接力温暖绿城
刘晓庆“风华绝代”登陆绿城
随笔式叙述审视自我
齐邦巴“失踪”了
建业谋新“锋霸”
“文化大餐”再进社区
大意不得
再见!
卡马乔
ps367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式叙述审视自我
——访省作协副主席邵丽

本报记者 秦华 文 李焱 图

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我省著名女作家邵丽近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第二部长篇小说《我的生存质量》,这与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相隔近十年。从“生活”到“生存”,作者此次要传递给读者怎样的信息?记者近日采访了邵丽。

十年磨一剑,连邵丽也觉得冥冥中有种巧合:“我的第一部小说写于2003年的非典期间,我在家里关了三个月,写这部小说又赶上禽流感,我又在家关了三个月。十年一个轮回,而生存质量却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一个问题。”邵丽说, 《我的生存质量》反映了作者在个人生活发生变故之后,对苦难、生命的全新感知。

“《我的生存质量》虽不是一部鸿篇巨制,却几乎让我耗尽了心血,我的写作从来没有如此心力交瘁过,身体上的疲累还好忍受,心灵上的煎熬却让我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邵丽说,刚开始写的时候特别着力,也特别狠,好像自己满腹的冤屈,写作只是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后来慢慢想开了,写作也变得冷静下来。

邵丽说,她不想给大家造成这么一个印象——邵丽又写了一本小说,“我不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进入这部作品的,我不想有模有样地讲故事给别人听,也不是煞有介事地像一个过来人那样大谈人生感悟,说实话我不想消费自己,也不想被人消费。新作是我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有人将邵丽定位为官场小说作家,那是因为《我的生活质量》,而读过《我的生存质量》的读者会发现把这部作品定位为“官场小说”是不确切的。邵丽说,她并不是想表现官场的现状,书中更多的是个人化的感受,“我希望大家看完这部作品之后能够忘记它,把更多的关注给予作品之外的生活。”

谈及《我的生存质量》的特别之处,邵丽介绍说,书籍最有特点的是叙述,“出版社将这本书定位为小说,其实我刚开始写的时候是想写成随笔的,书中到处可见随笔式的语言,它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靠悬念和人物命运来抓住读者,而只是靠叙述来吸引读者。”邵丽表示,新作可以称作是随笔式的小说,之所以把它写成小说,只是找一个更客观的距离和一个温暖的外壳。

现任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邵丽,曾以关注官场基层现实引人注目,首部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于2004年问世,入围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此后邵丽以中短篇小说摘得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双年奖、人民文学奖等诸多国内文学奖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