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考季指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分是这样炼成的
报考名校怎样选报志愿 招生老师详解注意事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分是这样炼成的
——省实验中学部分考生经验谈
刘月
杜延芳
黄秋慧

高考成绩公布后,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格外令人羡慕,这些高考战场上的“胜利者”,究竟有啥特殊“法宝”?昨日,本报邀请了省实验中学的3位高分考生现身说法,通过自身经验为学弟、学妹提建议。

刘月:学习最重要的是效率

学校:省实验中学

高考成绩:总分671分(含20分加分)语文114,数学133,英语136,理综268。

刘月是省实验中学三九班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她并没有觉得意外。问及考高分秘籍,她总结了两点:要善于总结错题,同时,要注意学习效率。

经过自查,刘月建立了个人“补差档案”。通过定期归类、整理,边查边改,搜集成了自己的错题本。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遇到自己做错的题时,会用红笔标出来,等到考试前再拿出来翻看一遍,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避免出现重复的错题。

刘月是周口太康人,由于家在外地,高中阶段一直住校,每天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并没有给自己制定特殊的作息时间。对她来说,学习的时间有的是,“但效率很重要”。她建议广大学弟学妹: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学,想玩的时候尽管玩,不要压抑自己。谈到即将选择的大学专业,刘月说想报环境工程师方向,希望将来能为改善环境质量做贡献。

杜延芳:平均每周做20张卷子

学校:省实验中学

高考成绩:总分668分(含20分加分)语文129,数学123,英语126,理综270。

杜延芳是个腼腆的女孩,当记者问及她高考高分的法宝,她脸一红,低头说:“也没什么法宝,我就是喜欢做题,天天写卷子。”

杜延芳家在鹤壁,据她介绍,从小学一年级自己就开始住校学习,从小父母对她管教很严格,从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看书、学习。用她同学的话说,杜延芳是少见的爱学习、爱做题的学生,同学们见的最多的,便是她在埋头做卷子。平均下来,高中三年,她保持着每周20份卷子的任务量。

但是,杜延芳却并不是只顾埋头做题的“书呆子”,对学习方法,她也有自己的一套。“一定要有自己的计划。”她说,学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要给自己制订计划,不见得要多么详细,但起码要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阶段性的。她之所以不停地做卷子,就是为了每天完成给自己下的“任务”。

虽然是理科生,杜延芳却爱看一些历史类的书籍,“我觉得这样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让学习不那么枯燥。”

黄秋慧:学会总结很重要

学校:省实验中学

高考成绩:621分(含20分加分)语文123,数学141,英语144,文综193。

谈起自己的成绩,黄秋慧并不是很满意,但数学和英语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能考出这样的分数,和平时的积累分不开。

针对数学学科,身为数学课代表的黄秋慧说要善于总结,许多数学知识点看似不一样,但实质上还是一样的。把这些知识点尤其是容易错的题目归成一类,重点攻克。对于数学难题,黄秋慧有自己的习惯,那就是早上解决难题,晚上复习巩固。此外,还是要回归课本,数学题目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之后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基础打牢。”黄秋慧说,自己从小就对英语感兴趣,基础打得好,所以在之后的学习中也得心应手。平日里,她也会在学习的一点一滴中着重培养语感意识。课堂笔记也是提高成绩的法宝,在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把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和例题记录下来。在课余时间也会拿一些英语美文来读,这对英语写作有很大帮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