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标规划 合理布局 真抓实干 惠民为民
我市加强退役
士兵接收安置
军队公安部分司法类
院校面试分数线公布
绿城争购“爱心瓜”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渣土车无顶灯属“黑车”
市民发现可拨电话举报
企业职工养老
个人账户利率确定
wx36486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标规划 合理布局 真抓实干 惠民为民
荥阳市乔楼镇快速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付燕燕 李万利

昨日,在荥阳市乔楼镇陈砦陈沟新型农村社区工地现场,记者听到搅拌机、起重机的轰鸣声接连不断,一片热火朝天景象,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宛如正在建设的都市社区。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镇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工作,目前,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如图:乔楼镇的新型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高标规划 合理布局

打造郑州荥阳健康园区核心区

按照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加快郑州荥阳健康园区组团起步区建设,作为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六大切入点”之一。乔楼镇作为郑州荥阳健康园区的核心区,该镇立足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在市政府和健康园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先后完成了郑州荥阳健康园区总体规划修编,新型农村社区、镇区和合村并城、迁村并点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评审工作。目前,该镇已经初步构筑起以“产业集聚区—郑州荥阳健康园区—万山地质公园”和“镇区—新型农村社区”为框架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该镇将辖区18个行政村规划合并为6个新型社区。目前,乔楼镇陈砦陈沟新型农村社区,郑州荥阳健康园区乔楼镇第一、第二、第三安置区4个社区正在建设中,其中陈砦陈沟社区一期工程将于7月份完工,其它社区一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份至年底陆续交工。

乔楼镇党委常务副书记王锡周对记者说道,“我们反复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多为农民考虑,使拆迁安置方案的执行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安置房建设中,在严抓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坚持建设民心工程、放心工程,以村为单位,组织群众义务监督,有序全程参与,协调安置房建设。同时,我们做好群众的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等工作,使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回迁。”位于中原路以北、索河以西的陈砦陈沟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8.95万平方米,计划安置两个行政村1380户5348人。起步区一期工程是由5栋多层组成,看着工地上一栋栋高楼将要建成,村民王民权很是欣慰:“小区内有多层和高层,以后咱老百姓也能住上高楼、坐上电梯,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了,相比以前,环境真是大变样了……”

王锡周介绍,乔楼镇的四个安置区,都是按照“五通七有两集中”的标准建设的。“五通”,即通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七有”,即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养老院;“两集中”,即垃圾集中处理,污水集中排放。乔楼镇城镇化建设统筹交通、产业、教育、医疗和城市基础设施,合理调整社区布局和功能分区。在6个新型农村社区中,七里村孙寨沈洼社区,安置887户3417人;任庄、蔡寨合并为一个社区,安置1716户6360人;东郭、狮村、李沟、韩村、张王庄五个村合并为郑州荥阳健康园区乔楼安置区第一社区,安置3413户12704人;张村庙、辛岗、楚堂合并为郑州荥阳健康园区乔楼安置区第二社区,安置2347户7636人;聂楼、付河、冢子岗合并郑州荥阳健康园区乔楼安置区第三社区,安置1419户5821人。

真抓实干 惠民为民

全力拓宽就业渠道改善民生

王锡周认为,普惠民生、改善就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主线。新型城镇化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群众,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才是启动拆迁安置及持续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群众利益是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乔楼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真抓实干,惠民为民,全力拓宽就业渠道改善民生。

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三产和服务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乔楼镇依托郑州荥阳健康园区,引进三产项目,发展商贸、养老、医疗、餐饮、娱乐等,“三院一校”项目作为第一批引进的三产项目,目前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和郑州市卫生学校四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该镇还依托规划万山地质公园项目,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使南部山区的群众也能就近就业增收。

为着力改善民生,加大农民就业力度,该镇还开展多方面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时了解企业用工信息,以用工单位为主开展岗前培训,已开展维修电工、电焊工、车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培训班7期,近600人参加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以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需求,开展脱毒红薯、大粒樱桃、新西兰梨等特色农产品的栽培技术培训;开展特色服务业培训,在全镇郑州荥阳健康园区起步区的13个行政村中开展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结合群众意愿开展了物业管理、养老护理、绿化、焊工、车工等十余个工种的培训,培训人员达400余人次,并免费为培训人员办理技术等级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