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暨郑州1/2013-07/01/13/201307011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学发展绘就新蓝图
创新驱动促提升 凝心聚力谋发展
卷纸
卷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区绿东村街道办事处
科学发展绘就新蓝图
打造靓点 着力提升环境品质 精细服务 网格化管理促落实转变职能 管理创新便民利民突出特色 示范带动强基固本
康桥小区
昆仑华府怡景苑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方亚瑞 文/图

经济建设红红火火,在建项目快马加鞭,城区建设重点工程全面推进。漫步在绿东村街道辖区的陇海西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高楼耸立、高档优雅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和焕然一新的休闲绿地、儿童公园,您会被扑面而来的新街景、新气象、新社区所吸引。一个经济繁荣、配套完善、生活便利、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大社区基本形成。

——题记

地处中原区西南部的绿东村街道,按照中原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要求,坚定街道办事处“夯实基础、打造亮点、再上台阶”的工作定位,按照以老城区改造提升为中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素质提升、作风转变、责任落实为保障,实现综合实力、城区环境、社区建设、干部管理的新跨越的工作思路,平稳、有序推进了各项任务。该街道获得河南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这是中原区唯一获此殊荣的街道办事处。

集中优势 重点项目促发展

与兄弟街道相比,绿东村街道具有“三多一重”的劣势,即公共单位多、国有企业多、困难群体多、稳定责任重。街道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调整期,也可以说是进入到一个发展瓶颈期。但街道也有自己的优势:交通便利,群众要求改造老城区面貌的意愿强烈。

去年以来,街道紧紧围绕老城区改造这个中心任务,强力推进重点项目。举全办之力拿下全市实行政府征收后的第一个旧城改造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中原文化广场项目的拆迁任务,启动地基开挖;一鼓作气引进投资8亿元的和昌·湾景国际项目,改造占地近67亩的郑州光华燃料公司厂区;投资4亿元的君安三期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3。

陇海路高架拆迁中,两周内完成了11处涉及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地面建筑物15000余平方米;桐柏路下穿隧道拆迁涉及企事业单位5处,住宅11户,需拆除面积6500余平方米,目前住宅已全部签约、腾空房屋,公共单位已签约4处,拆除4处。

打造靓点 着力提升环境品质

绿东村街道是中原区“生态廊道及交通道路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该街道不断创新管理,大胆探索,加快推进城市管理进行制度化、人性化、常态化改革,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全覆盖,上台阶、上水平。

绿东村街道以“制度化”建设为纲,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该街道实行每周例会制度、城管日常巡逻制度、街道干部、城管办工作人员、执法队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度,分路段、分楼栋网格化专人包干制度;打造“人性化”管理新模式,即对辖区内街道以感化式管理为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自觉维护市容环境,让辖区居民群众自觉主动共同参与到城市管理的行列中来。

同时,在市容管理中执行 “常态化”。市容管理人员实行早7点晚10点工作制,以清理占道、突出门店经营、门头牌匾违规、违章广告、违章建筑等为工作重点,打赢了一场场攻坚战,共清理违章的墙体广告、门头牌匾、橱窗广告、霓虹灯、LED灯箱等共1168处,涉及面积50356平方米,整改率达100%;拆除违章建筑196处,涉及面积5689平方米,整改率100%;累计投入资金30余万元,完成墙体粉饰4200平方米;完成了所有门户小道的改造和窨井病害的修补、更换。

精细服务 网格化管理促落实

绿东村街道依托全市推行的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切实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该街道按照“便民、利民、惠民”原则,依据社区范围、楼院分布、人口数量和管理难易程度等情况,把辖区划分为13个二级网格和46个三级网格,下派30名机关同志担任三级网格长。将网格责任人、照片、联系电话、服务事项等在网格内进行公示,同时发放便民服务卡,为社区居民减少办理大小事来回跑的麻烦,使社区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居民。

为了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的解决问题目标,街道建立了网格责任人日巡查、日走访制度,重点部位巡查走访结合,了解掌握网格内的实情。建立了日碰头周例会制度,以及下沉单位联动执法机制,及时听取和研究网格内发现的新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确保该管理模式做到有效、实效、高效。

同时,严格奖惩制度,通过量化考核,奖惩分明,激励网格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尽职履责。截至目前,该街道共排查出各类矛盾问题8882起,办结率达98.3%,开展了非法经营、非法生产、非法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公共服务7个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和城市管理13项提升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转变职能 管理创新便民利民

在社区管理工作中,绿东村街道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服务就是管理”的理念,积极探索以基层管理促进社会管理新路子,着力转变街道职能,增强社区服务自治功能,做到管不厌精、理不厌细,真正把政府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把惠民为民工作做到了百姓心坎上,让社区成为群众生活的“幸福港湾“。

今年以来,绿东村街道辖区新增就业人员1824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0.7%;加大救助力度,累计审批低保140户、保障1298人次,发放低保金50.01万元。该街道对涉及民生工程资金保障一路绿灯,先后投入资金促使56个三类楼院达到“灯亮、路平、水通、安全”的标准,建设了9个文化活动中心,24处健身活动场所,部分社区办公条件不断改善,方便居民办事。

突出特色 示范带动强基固本

绿东村街道办事处告别了几十年的老办公楼,搬迁至颍河路上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办公楼,解决了原来办事处拥挤办公给居民办事带来的不便,较大地改善了办公环境,为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街道党工委乘借“五有一创”活动东风,优化调整了12名正副科级干部任职社区第一书记,推行先进社区帮扶后进社区制度,逐步建立“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党建四力发挥”工作机制,狠抓电缆一社区和陇西社区两个示范点建设,优化硬件,建立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门栋党员活动小组,设立“党情民意”箱,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各社区各显其能,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如陇西社区组建了社区大妈舞蹈队,四季园社区建立“支部书吧”、“开心聊吧”,创作“党员先锋谱”,展示社区党员风采,传递正能量。今年5月电缆一社区、伏牛南社区同时被评为郑州市首批星级社区,四季园社区被评为河南省绿色社区。

如何从更高的站位、更深的层次、更新的理念对街道今后的发展做出规划?绿东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平涛、绿东村街道办事处主任赵青向记者表示,下半年绿东村街道将按照全区“三大战略”、“三大战场”部署, 围绕老城区改造这个中心,谋划推进5个上亿元项目,计划完成近17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继续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大干三个月,力争实现“零”违建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等。从他们那满怀信心的话语里,已展现出一片更加美丽繁荣的发展新蓝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