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离拼车时代还有多远?
香港高校陆续公布录取结果
毕业生择业意愿
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省确定十项重点民生工程
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荥阳表彰道德模范
充分发挥网格长优势
严查私设垃圾场现象
大陪审员合议庭审案
中原区法院开全省先河
慈善助学尝试新模式
暑期有偿服务敬老院
公租房申请
8天受理2398户
wx378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离拼车时代还有多远?
市内拼车少 “麻烦”有点多

本报记者 刘 招 黄永东

2009年,杭州交通部门就曾在全国首开先河,推出拼车“备案管理”,推动拼车出行。昨日,据新华社报道,继出租车合乘政策出炉后,北京市年内还计划出台私家小客车拼车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更多细节已浮出水面,涉及对公益性合乘的鼓励支持、对合乘费用的分担,及不简单地认为是非法运营等。北京媒体认为,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鼓励私家车拼车是大势所趋,这是为缓解拥堵和节能减排出力。

作为交通压力很大的郑州,市民的拼车需求有多大?目前拼车是个什么现状?昨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远途拼车多 价格好商量

记者在百度上输入“郑州拼车”,找到“郑州拼车网”“巧拼车网”“郑州拼车”“郑州顺风车”等相关结果2280000个,其中一些拼车网站一天内发的拼车信息达50多条,郑州—民权、郑州—平顶山、郑州—濮阳等,每条拼车信息都详细地留有车型、车位数量、出发时间、沿途路线、全程行车时间、预计休息的服务区、联系电话等。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平均30分钟就有一条网民发布的拼车消息。记者拨通一位发布“郑州—唐河”信息的车主电话,车主自称是郑州人,经常在郑州唐河两地跑业务,记者称想拼车到南阳市,车主称拼车费用需要80元。随即记者又拨通了另一位“郑州—南召”的拼车车主电话,车主称他因为业务关系,每10天需要在两地往返一次,记者询问拼车价格,称随便给几十都行,就是路上搭个伴,分担一点油钱。

记者随后又拨通了发布信息的车主电话,大部分都对拼车价格不是很在乎,并且要的价格低于同等距离的长途汽车价格。“主要是搭个伴,找几个人,高速过路费和油钱基本解决,即使不能全解决,也至少给自己省不少。”在记者调查中,这种拼车理由占了大多数。但也有车主表示,经常在外行走,市场价格都知道,一般不会特别去要多少钱,一路上聊聊天交个朋友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记者随机在网上搜索市区拼车信息,一周内只有4条信息。

拼车信息上标有行车路线,并且大部分标注不接拼车人,约定上车地点,收费有按每周收费的,也有按月收费的。记者随即询问了几个拼车车主。一位家住三全路的冯女士称,她两年前买的私家车,因为考虑到养车成本,她萌生了拼车念头,但是两年来,很难遇到合适的拼车伙伴。主要原因是上班高峰期,一旦发生堵车现象,时间很难保证。“现在很多单位是打卡考勤,迟到一分钟罚款50元、100元、200元,你拉着人家,一旦迟到就容易产生纠纷。”

但有车族李先生则认为,市内拼车现象少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我市公交发展速度很快,很多时候开车还没公交车跑得快。另外春天、夏天、秋天天气适合,骑电动车的人多,所以拼车也不在大部分无车一族的考虑范围内。

市民丁先生,郑州某高校教师。他说,上班路上经常捎一位同事,但从来没有谈钱的事、也没有想安全的事。他也不敢当面向同事提出这个话,不然同事该以为丁先生不想让他坐自己的车了。丁先生说,在他们学校有双方都有车的同事,互相约定隔周拉对方上下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