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纸白酒”遭遇“滑铁卢”
郑州最后的绿皮车
经济 茶座
一户多人可申请用电优惠
营改增试点
下月扩至全国
产业集聚区成全省
工业经济增长主力
上半年郑州海关
税收入库逾60亿
食品安全高级
研修班昨开班
沪指失守2000点
sys373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最后的绿皮车

本报记者 黄永东 通讯员 张德洪 朱美勤

从7月1日起,全国性铁路暑运拉开大幕。提起铁路暑运,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许是舒适快捷的高铁,或干净整洁的空调列车。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在郑州铁路局还有最后一列绿皮火车,为我们承载着过去年代的记忆。

7月6日11时54分,从郑州发往温州的2194次列车静静停靠在站台边。随着检票口的放行,旅客们像潮水一样涌向绿色车厢门口,列车员在各自车厢口开始验票。等乘客上完后,列车员们又走进车厢,他们一边用手擦抹着脸上的汗水,一边引导着旅客找座位、宣传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2194/2193次现在是郑州局唯一的一趟绿皮车,郑州到温州有20个车站,1400多公里的路程票价只有86.5元,由于票价低廉,再加上暑运,客流量一直居高不下。”郑州客运段温州车队四组列车长朱美琴介绍,近几天每趟车超员都在60%以上,拥挤的车厢加上闷热的空气,乘务人员的铁路制服一路上要湿透无数次。

12时30分,2194次列车鸣笛启程。乘务人员开始在车上忙起来:检查车门、巡视车厢、登记重点旅客,回答旅客询问。为保持环境卫生,车厢里随脏随扫,不一会儿,乘务员就变得浑身是汗,像洗过桑拿一样。

39岁的杜世民是班组的供水员,在绿皮车上已经工作了15个春秋。在茶炉间门口,杜师傅要冒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不停地加水、添煤、放热水,还要推着重重的热水桶挨个车厢去送。杜师傅说:“每次轮班都要在6点多钟赶到车库进行烧水,在列车出库之前要把每一节车厢的保温桶先灌满。”

除了供水员,餐车厨师的工作也非常艰苦。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餐车操作间,温度高达45摄氏度,从郑州到温州一个来回须满足大批旅客和40多名职工的就餐。为了给职工们降温,使职工们吃得健康,餐车师傅不间断供应清凉解渴的绿豆水,变着花样烹饪出可口饭菜。

一名旅客动情地说:“我经常乘坐这趟车,虽然比高铁、动车上的环境稍差一些,但是便宜啊,车上还有吃的、有喝的,感觉挺好的。”在骄阳似火的天气下,在人潮涌动的车厢里,绿皮车上的职工忘记了酷暑、忘记了劳累,用汗水和真情感动着南来北往的旅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