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登嵩山
新书架
知味
郑州地理
城市的风景
品诗就是品人生
牛首铜尊
lh3613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知味

闲话西瓜

陈永坤

西瓜原产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后来从地中海沿岸各国传入北欧,又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新疆。由于西瓜从西域传入,故名西瓜。

西瓜除了因从西域传入称西瓜外,根据西瓜的特性,还有很多别称。因西瓜解热去暑,夏季伏天食用,故又称夏瓜、伏瓜;因西瓜含水量大,瓤美汁多,又称水瓜;因西瓜性寒,食之冰凉,又称寒瓜。据《南史滕县恭传》书中记载,滕县恭寻寒瓜为母医病一事。另有《名医别录》记有:“永嘉有寒瓜,收后可藏至春。”看起来那时寒瓜种植并不普遍,尚属罕见珍品。其后又有梁代诗人沈约写《行园》诗记述,诗云:“寒瓜方卧垄,秋菰已满坡。”元代诗人方夔《食西瓜》诗写有:“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注云:“寒瓜,一名西瓜。”这些诗中的“寒瓜”均指西瓜。

将寒瓜改称西瓜最早出现于《五代史》中:“胡峤入契丹,食西瓜,以牛粪覆棚而种,瓜大如斗,味甜如蜜。”

我国第一次介绍西瓜塞外种植法的应是五代的胡峤——“牛粪覆棚”种植法。辽上京地寒,先在棚内播种,后覆盖牛粪,利用牛粪发酵产生的热量促使瓜子发芽,瓜苗育成后,天气渐暖,移植棚外。第一部介绍西瓜种植的农书,是元代至元十年官修农书《农桑辑》。王祯的《农书》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加以引用。第一次提到西瓜药用的是元代吴瑞德《日用本草》。说西瓜“清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止血痢” 。

西瓜的营养丰富,除不含脂肪外,它几乎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养分,如维生素A、B1、抗坏血酸和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丙氨酸、谷氨酸、钙、磷、铁、纤维素等,对于那些因“苦夏” 而吃不下饭、身体痩弱的人,吃西瓜可以补充身体內养分的不足。

西瓜不但是消暑佳品,又是治病良药。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说西瓜具有止渴、解暑、利咽、生津、清热、利水、止痢等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烧、烦渴、小便黄赤、酒醉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西瓜可“治肾炎、浮肿、糖尿病、黄疸,并能解酒毒。”此外,西瓜尚有“天生白虎汤”的美称。西瓜皮可晒制成中药“西瓜翠衣”, 它与其汁同功,有消暑、去热、利尿、降血压、解酒毒的功效。并对水肿、烫伤、浮肿、肾炎等有良好作用。另外,西瓜的叶、根也可药用,水煎服,可治疗腹泻、肠炎、痢疾……

由于西瓜寒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有胃肠道疾患的人,不宜一次吃太多的西瓜。西瓜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西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