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非遗”名录
养生堂
随笔
商都钟鼓
lh3742
lh36123
文明郑州
chunjiexh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戏说石榴裙

王琳宝

石榴裙者,唐代裙装也。其色如榴花之红,年轻女子着之,倍增俏丽,极为时人青睐。唐人万楚即有“红裙妒杀石榴花”句。

“拜倒在石榴裙下”,典出唐朝天宝年。

相传李隆基贵为天子,偕杨贵妃榴花丛中宴饮,酒后杨妃,粉颈红腮,醉态妩媚,羞煞榴花。玄宗耽之,不理朝政,朝臣无奈,迁怒杨妃,拒不使礼。谁知杨妃自有妙计,石榴裙摆生香风,与玄宗一番耳语,御令即下:文官武将,见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欺君之罪。从此以后,臣见杨妃,无不下跪使礼。“拜倒在石榴裙下”从此流传开来。

为“拜倒在石榴裙下”作注脚的宋徽宗,当是“拜倒”族中级别最高的人。据说徽宗初见李师师,遂心旌摇荡,意乱情迷,勾魂摄魄。命人开挖地道,以供幽会之便。汴梁红粉名妓,旋令徽宗魂不守舍。赠蛇腹古琴,送金银财宝…… 其“拜倒”之行,以至误国害民,比起唐玄宗来,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呜呼!陈年旧史,何其相似乃尔!脏唐乱宋,应是二位皇帝老儿开了风气之先。

一袭石榴裙,迷倒几多人。连天子都为之神魂颠倒,市井凡夫更难免俗,那些狂蜂浪蝶亦毋庸说。于是乎,“拜倒在石榴裙下”者,历朝大有人在,渐有愈演愈烈之势。及至现代,几乎变成了普及版。

俗语不俗,故事常新。千百年来,“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版本层出不穷,只是主人公不同。因为事关风月,反让这句俗语平添了生动鲜活,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柄。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石榴裙的魅惑或许在此。冲冠一怒为红颜者有之,温柔乡里不思归者有之,牡丹花下愿做鬼者亦有之。其杀伤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贪官的背后,总也少不了佳丽的影子。这句戏言屡试不爽。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N多事例,不胜枚举。就在最近,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东窗事发,其情妇浮出水面,戏言不戏,几乎成了定律。那些大小贪官,一律难出怪圈,无一不是“先拜倒”,“后栽倒”,身陷囹圄后悔了……

梦断石榴裙者,古今不乏其人。飞蛾扑火,前赴后继,不知断翅之虞,亡命之险,盖其身为小虫也。而官食民俸禄,端坐庙堂,竟也贪财好色,为一袭石榴裙卑躬屈膝,以至于身败名裂,断了卿卿性命,其与小虫有何异乎?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楚国宋玉的故事来。

宋玉不但文章盖世无双,而且仪表堂堂,英俊不凡。大夫登徒子妒其才能,便在襄王殿前说他“好色”。宋玉身正不怕影子歪,遂作赋以辩清白。

其赋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蝺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宋玉雄辩制胜,登徒子诬人不成,颜面尽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窘迫至极,无地自容。

正是因了此赋,人们便把登徒子作为好色者的代表,将好色之人称作“登徒子”。

读罢此赋,我们完全可以说:“拜倒在石榴裙下”者,皆登徒子之子孙也。

纵览古今,我们完全可以说:“栽倒在石榴裙下”者,俱为官场贪腐之人!

小小石榴裙,栽倒几多人。警钟犹在耳,谁又步后尘?

只要不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拜倒者”的故事永无终结,“栽倒者”的悲剧依然重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