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排查古建筑白蚁蚁情
荥阳将解决5.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巩义城镇新增就业6069人
新郑电影下乡惠移民
高山镇文体中心被评为
全国体育健身示范工程
巩义一企业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西瓜地里长出大志气
丰收的喜悦和烦恼
家门口打工
不是梦
百年古树逢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丰收的喜悦和烦恼
正在果园里体验采摘乐趣的郑州市民。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图

新密市岳村镇马沟村是新型城镇化的明星村,村里农民集中搬入新建社区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化循环农业,建起了一千多亩的生态果园,种植油桃、冬桃、葡萄、提子等高档水果,去年被郑州市命名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大量果树经过两三年的培育,今年开始丰收。然而,丰收带给村民们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最大的烦恼是水果的销售。走进果园,几名村民正把刚刚采摘的油桃装箱。“按照目前的天气,几万斤油桃5天内就进入成熟期,如不销出去,就得放入冷库,冷藏后的水果成色会下降。”马省军是种植合作社的会计,也来帮忙装箱。“有几家超市来谈过,由于价格谈不拢,成交的不多。”马省军说,果园与村里的养殖业构成循环产业,水果不用农药化肥,全是无公害食品。油桃是果园今年第一批大量成熟的水果,总量有几万斤,随后还有葡萄、提子和冬桃,产量最多的冬桃有几十万斤,两三个月后就进入成熟期,如不早找销路,损失会更大。

果园里,也有不少新密城区乃至郑州的市民。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带着放暑假的孩子来游玩。“桃子味儿很好,价格也不贵,附近也有好玩的地方。”他向人打听有没有吃饭休息的地方,得到的回答是:五行水库边上有几家农家餐厅,但规模不大,也不提供住宿。马省军解释,按照大伙儿的想法,从果园入手发展休闲、采摘、度假产业,可是这些都刚刚起步,人气也不够高。

“缺少专业的人才。”马沟村支部书记马伟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村民原有“自种自田”的生产方式变成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技术、市场、经营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这批油桃每个本应在半斤以上,正是我们的技术失误,在果实拇指大小时没及时降低密度,现在每个也就三四两。”他正筹划着从大中专院校和果品市场引进一批专业技术和销售人才。“月薪两千加提成,管吃管住。”老马开出条件。

马沟村面临的问题,也引起了岳村镇领导的注意。7月10日,镇里在果园边召开由各村支书主任参加的现场会,希望大家出谋划策,帮助马沟村销水果度过暂时的难关。镇党委书记杜怀锋告诉记者,城镇化带给农村、农民的变化是空前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有一个过程,镇里将尽最大努力为城镇化开路架桥。

目前,果园与丹尼斯等大型水果销售商的接洽、商谈还在进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