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陈思王娟 昨日,本报以《停车场周边乱停乱放陋习该改改》为题,报道了我市部分停车场周边的违法停车问题,引起市民、网友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献计献策,很多市民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习惯,树立文明停车理念,共同营造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驾驶员王书喆直言不讳地说,他以前确实有过在停车场周边违法停车的情况,觉得方便省事,现在想想,当时只顾自己方便却没有想过是否给他人带来不便,是否给路面交通带来影响,以后会树立文明停车的理念,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文明和不文明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停车时多想想他人就会自觉把车开进停车场了,多一份责任,就多一分文明,给大家提供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改陋习要从我做起。”家住文化路的王普说。 市民张冰洁说,省了十几块钱停车费,却会被人认为不文明,得不偿失,人人怕拥堵,就不该自己给路面“添堵”,畅通郑州,人人有责。 停车场周边违法停车问题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反映,应加大对违法停车行为的处罚和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用制度约束不文明行为,从而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网友“橘子的梦”说,仅仅是罚款200元钱,威慑力太小,车主违法成本太低了,加上个别严重影响路面交通需要拖车的,执法成本还高于违法成本,有的车主交完罚款,下次还会乱停。他说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对乱停乱放的车辆做到发现一辆、处罚一辆。对严重影响交通的、驾驶人不在现场的乱停车辆,坚决予以拖移。 网友“文明绿城”表示,市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教育和处罚相结合。以闯红灯为例,自新交规实行加大处罚力度后,违法行为大幅减少。我们应向一些先进城市学习,尝试提高处罚力度,比如深圳,违法乱停一次,就会被处以重罚。 “我愿意做市民监督员,一旦发现占道乱停车的现象,立刻向附近民警汇报情况,甚至可以拍照取证,加大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网友“雪菊”说。 对于停车场周边违法停车现象,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教授封志晔建议,调整差异化收费标准,利用经济杠杆调整人们的停车方式。 封志晔说,目前我市已根据区域不同进行差异化收费,可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现有收费标准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应通过不同区域收费标准的调整,让经济杠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停车场周边违法停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规避缴费,现在路面停车的收费远低于立体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只有路面停车收费标准提高了,人们才会主动将车停到公共停车场,不再占用道路资源。 封志晔建议,调整三类区域范围和提高差别化收费标准,将目前的一类地区扩大到BRT环线以内,收费标准调整为路内5元/小时,二类地区为BRT环线至三环之间区域,收费标准调整为路内4元/小时,三类地区为三环以外区域,收费标准调整为路内3元/小时。 •长沙市自2012年1月16日起,实行城区整治乱停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新规,凡在长沙城区道路上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停车的,既要依法罚款100元,又要对驾驶证记3分。一年度周期累计扣完12分,驾驶人的驾照就会被吊销。•兰州市电子眼自动抓拍违法停车。兰州市在城区道路、县区主要国省道公路及新区部分道路上新建50处路口综合违法自动记录系统、48处路口卡口抓拍系统、32套视频卡口抓拍系统、6处路段违法监测系统、38处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加大对乱停放车辆的监控力度,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禁停路段电子眼自动识别抓拍系统,加大震慑力度。 制图柴莹莹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