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院长应以证据证实出国因公非游玩
患者恶性袭医理应受惩
药业腐败不绝因共犯结构庞杂
神木财政亏空传言
并非空穴来风
收“祸”
以户籍限购房
破坏社会伦理
为儿童树三观
靠的不是童话
“最后一课”
回归教育灵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户籍限购房
破坏社会伦理

以户籍限购房

破坏社会伦理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婚托”等现象,北京市住建委启动综合执法检查,如果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参与教唆、协助“婚托”,都将从严查处;购房资格核验系统中,出现“闪婚”三次的身份证号将自动“告警”。

北京市住建委在这次执法检查中发现,有一名叫王芳(化名)的京籍女子,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短短5个月里,先后3次与不同的外地人结婚、离婚,3人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按照正常的生活逻辑,这种5个月内和不同对象闪婚闪离3次的奇迹根本不可能发生。然而,它符合非正常的钻空子的逻辑。

假结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钻京籍家庭不限购的政策空子。一些非北京户口的外地人士为了在北京买房,又不符合连续几年纳税的条件,所以才要合演这种和北京人假结婚的把戏。有哲人曾有逃亡的机会,但他仍然选择了饮鸩而死,他说自己不愿意悖逆法律,哪怕是坏的法律。今天恐怕无法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平常人,不必用道德的标准去臧否这些钻政策空子的人,当然也不必对他们作褒奖和拔高。说这些京籍的婚托“帮助”外地人购房,只是一个辛辣的笑话,每单生意3万至5万的进项才是问题的实质。

利益丰盈的时代,需要拿利益作为分析现象的工具。事实上不难发现,无论对于真夫妻的假离婚,还是对于陌生人的假结婚,有关方面的规劝都不是道德规劝,而是非常现实的利益规劝。比方说那句著名的“楼市有风险,离婚须谨慎”,以及这次律师所告诫的“婚托不离婚,你将怎么办?”利益规劝确实有几分让人忧虑之处,它的逻辑是,你都知道去钻法律的空子,焉知那个和你假离婚或假结婚的人,他(她)就不会钻你的空子?假离婚被演成了真离婚,或者假结婚结了之后居然离不掉,购房所获得的利益将要大打折扣。

以后者为例,外地购房者与北京婚托结婚,在购房成功之后是需要赶紧离婚的。可是,如果婚托勃然翻脸,不承认自己只是这场大戏之中的演员,而是拿着结婚证要求分割作为婚后财产的房子,事情将会如何了结?如此烦恼,还都只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离婚闹剧和结婚闹剧的最大承受者,恐怕仍然是那个抽象的“社会管理秩序”。政策制定者想要达到的“秩序”,是令行禁止,是说一声“限”民众便自觉自愿揣度自己的条件实现“自限”。不料,总有那么一些为利益铤而走险者,不按简单规则出牌,处处试图通过相反的方向来到“大陆”。

当调控因此而被洞穿,政策的制定者必须去堵漏,因为和结婚离婚的假戏真做比起来,这才是更大的“不利益”。对婚托“闪婚”三次告警,对机构参与教唆协助的严处,底牌也就是寥寥数张,能不能奏效还不好说。就如同那些购房者,他们未必不知道假结婚假离婚的风险,但与利益相比,他们愿意冒险。若是市场真的已然疯狂,非“限”而不能奏效,那么这些“限”字当头的政策是不是一定要与户籍挂钩,却是值得推敲的问题。大城市的限购若不挂钩户籍,何来婚托横行的诸般奇观?不挂钩户籍曾被明确为户改的规则之一,奈何一旦面临实际就全然无效。

社会学家正忧心忡忡地研究传统婚姻制度的解体,他们所依据的是更为驳杂的现象,如同性婚姻、丁克家庭、剩男剩女等等。若将限购时代的种种虚假婚姻也糅合进去,社会学家的悲观恐怕会再增加几分。这时候,我们已经忘掉了婚姻与爱的关联,它只是利益调整目标下各方运用纯熟的工具而已。少动用户籍,少动用婚姻,别拿它们作为达成治理目标的砝码,即便是于维护最庸俗的幸福而言,恐怕也是极有价值的。 周东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