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气功大师当派对组织者更合适
死人“复活”背后的官德问题堪忧
给想象力的培养
留些想象的空间
“中年空巢”
应引起社会关注
“拼爹”难拼出美好未来
调控为何总压不住房价
万全保险
“西湖洗脚”里没有文明写意的咏叹
争议17年“权色交易”入罪难
改善防涝体系
革新城建观念是要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年空巢”
应引起社会关注

“中年空巢”

应引起社会关注

前几天,桂林市民李女士的女儿已确认被北京一所名校录取,在高兴之余,李女士却开始莫名地焦虑起来。以往成年子女外出工作导致的“空巢”现象,已经逐步向中年家庭蔓延,许多人在40多岁至50岁就进入了“空巢家庭”生活,他们的“空巢”生活将维持20年至30年时间,甚至更长。(7月22日《桂林晚报》)

过去一说到“空巢”,一般都是指六七十岁、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因为成年子女外出工作打工而导致家庭“空巢”。但是随着一年一度的高校开学,“空巢”现象已经逐步向中年家庭蔓延,许多人在四五十岁就开始进入了“空巢”生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但要比别人更早地面对“空巢”状态,而且由于子女大学毕业以后也多数会留在外地工作就业,这样的“空巢”生活将维持20年至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不管子女是去外地求学还是就业,都是无法更改的事实,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然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在承认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尚还年轻的父母们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工作,早点适应既提前,又漫长的“空巢”生活。相反的是,一些父母因为长期以子女为家庭和生活的中心与重心,孩子一旦离家上学,心理上就陷入极度失落和空虚的状态,不但让自己变得郁郁寡欢,由此引发家庭危机,危及夫妻感情,导致家庭解体的,也不在少数。

虽然我们不能说享受“空巢”,但至少要适应“空巢”,主要的方法就是做好自我心理调剂工作,做到巢空心不空。具体说来,一是尽快把自己的生活重心从孩子身上转移到其他方面来,比如事业,比如工作,只有内心的情感转移了,才会淡化家庭“空巢”带给自己的失落和空虚感。二是尽快培养自己新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快发现除了照顾子女之外更多的生活乐趣。而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的人来说,则不妨尝试去看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和调节,以期尽快走出心理误区,过回正常生活。

可以说,社会由“老年空巢”蔓延至“中年空巢”,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趋势,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那么,除了需要“空巢”家庭的父母做好自我调节之外,社区、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也应该有所作为,比如对这些中年空巢家庭重点关注,多组织一些娱乐休闲活动,帮助他们排遣寂寞,走出孤独,尽快度过“空巢”状态的不适应期。对于一些情况严重的父母,应该督促其去看心理医生等等。说到底,“中年空巢”既是家庭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苑广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