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黄帝故里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重庆“八大投”启示录
郑州市领导到新郑
调研防汛等工作
山西运城
考察团来新郑考察
送水工:
炎炎夏日送清凉
四届人大常委会
召开第十次会议
新村镇:金牌服务打造花园新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庆“八大投”启示录
启示二 一“换”一“变”天地宽启示三 “三不三平”防风险

本报记者 陈杨

重庆“八大投”模式的成功,吸引了全国不少地方前往考察学习,进而掀起搭建与运用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浪潮。世界银行也曾经对重庆八大投资集团的投融资能力进行研究并发布报告,认为重庆的做法具有创新性,其经验对中国乃至世界具有参考价值。

所谓“八大投”,指的是分担重庆市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事业投资运营的八家国有企业。包括重庆交通、水务、土地整理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八个主要投融资平台。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原汁原味”的重庆“八大投”模式将无法完全复制成功,但是一波接一波的考察学习没有停止,大家注重的,是如何汲取其要义精髓,结合本地实际,打造属于自己的投融资平台。

启示一 “五个注入”重运作

重庆八大投融资平台从无到有,“第一桶金”来自政府的“五个注入”。分别是:存量资产注入,将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上百亿元存量资产,比如路桥、车站、隧道、水厂等等,划拨给各有关投资集团,成为其固定资产;国债注入,将中央政府定期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债,作为资本或股本配给投资集团;土地储备收益注入,赋予相关投资集团土地储备职能,将土地增值部分作为对集团的资本金注入;规费注入,将涉及城建、公路、水务等各方面的收费作为财政专项分别归口注入各投资集团;税收返还,通过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或税收,作为资本金返还给投资集团。

分析“五个注入”,可以发现重庆更注重于资本运作的放大效应,其中许多如规费、国债、土地预期增值等注入都不需要马上兑现,它可能是一个文件,可能是一个合同,但它确实像放大器一样放大了投资集团的信用与信心,同时也是盘活国有资产的一个有效途径。

启示二 一“换”一“变”天地宽

数学家华罗庚在一篇名为《统筹方法》的文章中讲到,安排洗茶、烧水、泡茶等操作的顺序不同,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同。生活中,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把茶喝到嘴里,就要安排好工序,这里面就包含了 “变通”的要义。同样,重庆“八大投”在资源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打好“换”字和“变”字诀,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以时间换空间”。较典型的是“以地换路”模式。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路修到哪里,哪里的土地就会升值。而对于许多区县政府而言,大多财力受限,想修路又拿不出钱,重庆的模式就是由八大投之一的“高投”与区县合作,由区县通过合法途径先圈了一部分地给“高投”,“高投”如果需要融资就拿这部分地去抵押贷款,然后由“高投”负责给区县修路,路修好了,土地也增值了,区县利用修好的路搞开发、搞产业都容易了。

“以时间换速度”。水利项目资金往往是按年度下拨,如果不采取变通方式往往做不成大的事情,如果将项目资金作为向银行贷款的还款保障,则到银行可以将若干年的项目资金一次“提取”,如果再结合存量资产抵押,项目预期收益作还款保障等,那融资的空间就非常大了。或许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用预期收益的钱办今天的事,这有点寅吃卯粮的味道,可是如果所办之事是早晚都必办的,甚至还能提前产生效益,那这就绝不是寅吃卯粮了,这是用未来的时间换今天的速度。

“生地变熟地”。重庆大学城是“八大投”中地产集团的代表作。整个大学城建设资金投入在100亿元左右。地产集团运作的核心是:把基础设施弄好,把“生地”变成“熟地”。全过程是:从政府那里征地,以土地向银行抵押获得贷款,以此贷款来整理(包括基础设施修建等)该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后,再经营此土地,最后从中获利。

启示三 “三不三平”防风险

重庆“八大投”投融资平台的存在,就是一个资金不断滚动的动态循环,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廉政和金融风险“无时不在”。如何防范?重庆的法宝是“三不三平”。

“三不原则”。首先政府绝不为八大投资集团融资担保,避免企业破产政府来承担债务;其次八大投资集团之间互相不能担保,因为互相担保,会掩盖矛盾,若一个集团出现问题,就会把八个集团都拉下水,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要防范;最后专项资金绝不互相挪用,因为投资集团中有些资金,是中央给的专项资金,绝不能交叉混用。

“三大平衡”。一是长期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平衡,以免被银行当“黑户”;二是现金流入与流出之间的平衡,要及时偿付,提高信用额度;三是投入产出之间的平衡,要坚持市场规律和经济原则,给政府算好投入产出账。

同时,在项目建设上,主管部门有项目审批权、国资部门有资产监督权、投资集团有建设权,这种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也有效降低了廉政风险。如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可研审批权在发改部门,设计审批和质量监督在交通部门,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权在国资部门,招标建设过程管理在“八大投”之一的“高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