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门好手艺
烹出“幸福味”
新郑政策奖补
鼓励农村土地流转
盛夏玉米田间管理
助力乡村文明 别样帮扶更给力
又到葡萄成熟时
小额贷款助农走上致富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乡村厨师高展:
一门好手艺
烹出“幸福味”

乡村厨师高展:

一门好手艺

烹出“幸福味”

本报记者 赵聪聪 高凯

农村“婚丧嫁娶”时在家里置办酒席,必有一支厨师队伍。今年39岁、家住新郑市新建路街道南街社区的高展,就是乡村厨师队伍其中一支的领班人。

记者见到高师傅时,他刚忙完新华路街道仓城社区某户人家的婚庆喜宴,虽然略显疲惫,但讲起他的厨师之路还是滔滔不绝。

谈起怎么做厨师这行的,高展说,他爷爷是厨师,从十六七岁开始就给爷爷打下手,刷碗、洗菜、扫地什么杂活都干过。为了练就一手绝活,他曾端着十来斤的大锅练习炒沙子,拿着自家地里种的菜一遍遍地练习切菜,一个月下来,不仅手磨出了水泡,连小腿也站得浮肿了。“不经历一点艰辛,就做不出一手好菜。”高师傅说,虽然厨师这个行当十分辛苦,但他依然坚持了20多年,这份坚持凭的就是他对这个职业的热爱。

“刚当厨师那会儿,农村办酒席还很简单。”高展回忆说,那时候原材料少,不像现在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也不能买到种类多样的干菜。遇到条件一般的家庭,只有地里种的白菜、萝卜做配头。但他们也要精心准备,为客人做上一桌丰富的菜。“比如豆腐,可以用凉拌、油炸、热炒等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口味。没有做配菜的材料,我们就用白菜、胡萝卜做配搭,这样让菜的颜色和品相看起来更好。”高师傅有声有色地描述着当年的经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口味也在发生变化,对厨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火候、分量、口味……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高展说,不同性质的酒席,菜式不一样;不同地方的酒席,口味又不一样。鱼、虾等海鲜怎么做最鲜美,每个地方的人喜欢的菜式是怎样的,他基本上都了如指掌。

“家庭宴席一开就是十几桌,甚至几十桌,我最多时一天做过200多桌。除了菜味要地道,最关键的还要掌握好上菜的节奏。”高师傅介绍说,“我们一般都是头一天开始准备,遇到桌数多的就会增加人手。有哪些炖菜,几个蒸笼开火,哪些菜现炒,分几锅炒,都得心中有数。”

在乡村当厨师,还要做到节省,不给主人造成浪费才是真。高师傅凭着多年的经验,早已能精确地算出每桌菜需要多少材料,成为大家竞相聘请的“香饽饽”。

如今,高展的厨师班队伍越做越大,不仅提供碗、筷、桌、凳,他还开了一家干菜店,以更加实惠的价格为顾客提供一条龙服务。“现在社会发展变化越来越快,我们厨师班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创新出更加丰富的菜品,更要创新一下我们的经营模式。”谈起未来,高展满怀信心和决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