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新材料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
导 读
河南预备役高炮师召开
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
向老干部通报工作
围绕“汽车城” 建成三个千亿产业集群
扎实有序推进征兵工作
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任务
按正确思路狠抓落实
tb2011b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经开区:
围绕“汽车城” 建成三个千亿产业集群
以宇通为代表的汽车企业,助力经开区“汽车城”建设。本报记者 宋 晔 摄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辛晓青 王赛华

7月18日,郑欧国际货运专列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鸣笛出发,迟来的火车笛声,成为这片土地再次起航的号角。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竞争无处不在,而在竞争中,打造优势,才能有竞争力。省委书记郭庚茂在郑州调研时指出:河南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发挥区位优势,提升综合交通优势,形成物流优势,着力巩固提升大枢纽的地位,带动大产业,由大枢纽、大产业带动大都市,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在这优势中,经开区就占据了公路港、铁路港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要素。

“这次去重庆等地考察感受深刻,我们的谋划不够,站位不高,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体制机制上,要进一步创新。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活力,赶不上时代,推动不了发展。”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绍营说。

重新梳理 明确三个千亿目标

经开区辖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省级国际物流园区两个专业园区,构筑起河南唯一的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保税中心、跨境电子贸易试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一系列国家平台项目……

“很多河南省独一无二的优质资源和开放的平台没充分利用。”崔绍营说,“我们正在谋划,把优势资源重新梳理,量身定做一些促进和鼓励政策,变优势为强势。”

作为中部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模和身上的责任不相称,对比考察的城市,通过“学讲话、比先进、找差距、强责任、抓重点、求提升”的学习讨论活动,经开区正视自身的问题,重新谋划,再次启程。

经开区确立了发展目标,即围绕“建成全国一流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总目标,全力打造以汽车、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为主导的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足马力 建设“汽车城”

经开区正在围绕着“汽车城”的目标加足马力前行。

打造“汽车城”,目前已经有东风日产、宇通专用车、宇通新能源汽车和海马汽车3个整车品牌4个整车项目投产,宇通校车和恒天重卡项目计划开工建设。

整车项目促进和带动45家零部件配套项目,投资总额近100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20亿元。

经开区计划2015年零部件园区占地面积达7平方公里,配套企业120家,投资额26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有望达到400到450亿元,形成汽车生产的全产业链配套格局。

利用优势 打造发展平台

“集装箱一类口岸放了这么长时间,没有通过它和国际接通。”尽管7月18日开通即满载的郑欧专列让人振奋,崔绍营依然为此扼腕叹息,曾经的优势逐渐因周边省市的奋力追赶而显得黯淡。

面对困难,更要迎头赶上。

经开区正在加大在沿新欧亚大陆桥各国的宣传力度,调动更多货源,把郑欧班列打造成精品、品牌。更要以此为契机,加快郑州国际陆港项目建设,早日实现四港联动,真正把该区域变成大枢纽,推动大产业。

经开区认识到,他们最大的资源就是平台资源,必须充分发挥E贸易、陆港、郑欧货运班列等重大平台项目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保税中心、出口加工区的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他山之石

昆明:大力推进“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

昆明推出的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包括,以产业平台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项目投资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按照“总体推进、重点突破、壮大规模、发展集群”的要求,加快构建以高原特色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17年,确保有色金属等8大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烟草及配套等8大产业产值分别超过500亿元,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影响力、控制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新突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