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隗镇农民
自办“书屋”
巩义三景区联合创建5A级
少林寺携嵩山网“慈善行”
小乔求职记
书香酒香飘古村
新型玉米收获机亮相荥阳
巩义市上半年发放
小额担保4100万元
新郑严打非法行医行为
中牟残联发挥网格作用力
新密再招百名教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书香酒香飘古村
——走进登封市北高庄村
村民张麦收家仍在用古老的方式酿酒。
千年古槐或许见证了“老财沟”的古老传说。
卢崖寺如今已是嵩山少林寺下院。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 李 焱 图

北高庄村的故事,与读书密不可分。

唐玄宗年间,这里来了一名隐士——卢鸿一,史料记载,卢鸿一是唐代画家、诗人,由此北高庄的历史与读书联系在一起。当年他隐居在村后的嵩山上,玄宗遣使备礼征召,再征不至。开元五年玄宗又下诏征聘,诏书表示“虚心引领”“翘想遗贤”,要求卢鸿一“翻然易节,副朕意焉”,卢鸿一只得赴征,开元六年到东都洛阳,授谏议大夫,坚辞不受,后被放归嵩山。

卢鸿一回山后,聚徒五百余人,讲学于草堂之中。自绘其胜景为《草堂十志图》,有摹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全唐诗》录存其骚体诗十首,名《嵩山十志》,为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的隐逸生活之作。

卢鸿一先在山顶的草堂讲学,并命名“宁寂”,后来由于远近读书人都来听讲,草堂容纳不下,又移至山下一处院落,后人为纪念卢鸿一,将他隐居的山叫做卢崖山,其两处住所分别建立寺院,后称卢崖寺。当年少林寺的僧人也曾到卢崖山,与卢鸿一探讨佛学,如今的卢崖寺已是嵩山少林寺下院,2010年5月17日,少林寺下院卢崖寺落成暨全堂佛像开光仪式在整修一新的大雄宝殿隆重举行。

卢崖北峡谷内,有一股泉水,终年不断,平时泉水泻崖下,好似千水珠帘挂长空,澎湃之声,如虎豹怒吼,如雷声轰鸣,太阳直射上面,其光异彩,灿烂夺目,瞬息万变,气象万千。水珠积流,形成水潭,潭上独出一个黛色圆石,明朝袁宏道在上面刻有“墨浪石”三个大字。水流其上,好似墨浪,人称此景为“卢崖瀑布墨浪流”,亦称“珍珠倒卷帘”。

今年60多岁的张永鑫是高庄村的退休教师,他幼年就在卢崖寺上的学。“我小的时候这里一直是村里的学校,直到前几年村里的小学与其他村合并,这里才停止了办学。”不知是不是继承了卢鸿一草堂讲学的传统,村民世代秉承耕读传家的理念,读书人众多,近年来出国留学的就有好几个,分布于欧美各国。

唐时读书人吟诗作画离不开酒,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如今,村民张麦收家仍沿用古老的方式酿酒。在他家十几个大酒坛的酒窖里,他聊起自家酿酒的历史。据传,当年武则天嵩山封禅,派人四处寻找美酒,后来在北高庄村一张姓酿酒作坊中找到美酒。于是,女皇武则天就在嵩山东南部玉女台下的石淙洞大宴群臣,笙歌燕舞,史称“石淙会饮”。武则天嘉奖张家提供的美酒,奖给他们不少钱财,村里人于是把张家门口的沟称为“老财沟”。张麦收家老院子里,一棵千余年的古槐或许就是这一古老的传说的见证。

村民们说,张家酿的酒醉后不口渴、不头疼,一个小时后即可自然恢复。今年70岁的张麦收,其酿酒技艺是爷爷的嫡传。酿酒技艺传男不传女,他说:“祖上定下规矩,家中女子只能掌握酿酒工艺的一个环节,只有儿子才能学到全套的酿酒工艺。”他把他的技艺传授给了今年17岁的孙子。

天下读书人的汇聚不仅催生了张家的美酒,也促进了中医之道的传承。村里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八仙中的铁拐李在村里路过时,把手指疗伤的技艺传授给一位何姓村民,病人被其手指揉搓后,病痛立即消失。附近的人都来找他看病,成为一方名医。北高庄村支书高根焕说,何家至今仍在村里行医,村里卫生所的医生就是何家的后人,其父辈仍能用手指给人治病。

北高庄村所在的登封市中岳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北高庄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传说众多,他们正在编制统一的规划,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开发好,让村庄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光地,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造福后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